在9月12日于济南召开的2013年度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棉花仓储工作会议上,中国纤维检验局纤维质量监督处王丹涛处长就新的棉花标准以及2013年度临时收储棉花的质量保障机制进行了解读。
王丹涛处长说,修改标准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棉花在贸易结算和纺织企业实际使用过程中已出现脱节,需要解决品级独大的问题,解决在棉花贸易和使用两张皮的问题;二是适应棉花质检改革的要求,由感官检验过渡到仪器化检验,用包包检验取代按批检验。要实现逐包仪器化检验,不再实行感官检验,棉花标准原有的品级项目就必须改,因为品级是无法实现仪器化检验的。
他说,新标准的核心是取消原有品级,替代为颜色级、轧工质量。原有品级为1-7级,而颜色级里包括4个类型13个级,有关棉花分级体系由棉花的颜色分级图、实物标准和文字描述共同组成。只有标准改革取消品级并用颜色级替代,才能够实现定量检测,才能够实现仪器检验,才能真正替代感官,消除人为的因素。
王处长表示,新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棉花质量。首先,颜色级和轧工质量指标可以更加客观合理地反映棉花质量,并与纺织企业的需求接轨,减少混等混级、掺杂使假等现象;其二,伴随着新标准的出台,新的贸易结算体系也相应调整。在旧的标准体系下,品级占价格中的比重为70%,而新的标准体系下,颜色级只占 30%,且绝大多数质量指标都会在价格中占有权重。棉花临时收储采用新的标准,除了公布质量要求、质量指标以外,还要公布差价,将有利于形成新的结算体系;其三,采用新标准有利于检验客观公正,实行仪器化检验之后,人为的影响因素就会大幅度降低。
针对大家非常关心的临时收储棉花的质量保障问题,王丹涛处长介绍中纤局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已经或正在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将加强对加工环节样品真实性的管理,一律改由检验机构亲自取样,并且每批核查3到5个样品;二是入库环节增强核查和抽查能力,核查比例增加到10%,按186件来算要抽查19个样,较以往增加6倍;三是对存在问题的加工企业增加警示并严肃处理,增加加工企业签订承诺书、公布违规企业名单、违规企业落实整改等措施,并加强溯源管理;四是对检验机构出现问题的,将取消其检验资格,并对相关人员予以行政处理,涉及违法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
最后,王丹涛处长用“站得比较高、看得比较远、思路比较新、定位比较准、做得比较实、成效比较大”来概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近几年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与此同时,他提醒参会人员应该抓住物流规划建设和质检改革进一步深入的机遇,提高仓储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和装卸能力,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抓�遇进行提升和转型,避免形势变化带来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