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地方观察:商协会要敢于向政府部门多进诤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3-10-12

  惠州市出台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惠42条”中强调要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建设,这看似与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并不直接相关,但个中其实蕴含深意。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发挥着沟通、协调、自律、监督等作用。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商协会更成为企业群体与政府谈判的有力杠杆,是政府和“经济人”间的第三方力量,可制衡公权力,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经济发展。

  稳定的商业环境离不开清明的政治环境与公平的法治环境,作为企业群体的代表,商协会不能事不关己则高高挂起。例如,惠州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负责人日前在会上直言,工会费、检验费等名目繁多的税费使企业压力巨大,望政府能予减免,市领导对此进行了回应并承诺协助解决。而在此之前,该协会反映的惠城区水口镇荔枝城工业区公交不通等问题也很快得到解决。

  面对问题直言不讳、敢于批评建议,这种监督和施压,往往可推动政府工作进展。这也说明,在关乎行业发展的政策性问题上,行业协会非但不可噤若寒蝉,反而应该多批评与自我批评,当职能部门工作不到位时,更要勇进诤言。当然,这并非出于私人恩怨与个人利益,而是居于行业和经济发展考量,提供建设性意见。

  据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时下很多商协会之所以不太敢提建议,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一则担心费心耗力的提议石沉大海、难获回应,恐徒劳无功,于是索性眼不见为净;二来害怕这种行为会被一些官员视为找茬添堵,反惹一身骚;再者自身专业性不够、能力与底气不够,面对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行业协会要代表企业与政府博弈就先得练就足够底气。这种底气要根植于代表地位的合理性与服务水平的高效率。但目前惠州行业协会发展还不尽人意。一方面协会数量少,惠州目前行业协会(商会)只有75家,会员企业9000余家,对企业的辐射有限,而深圳有行业协会385家,会员企业达50000多家;另一方面,协会的行业覆盖不广,制鞋、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的协会已较规范,但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很少甚至尚未建立协会。

  此外,由于专业人才有限、资质等级不够,目前已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惠州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共仅有几家,与此相对应,附近的珠海市已有几十家。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包括行业协会在内的惠州1750家社会组织中有2/3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到3人。行业协会自身不完善,导致难以深入探究民企的困境与诉求、提出可行性对策方案,更遑论多进诤言。

  应该说,行业协会只有成为整个行业的公共利益代言者、成为政府产业规划和经济决策的参谋师,才可能帮助企业抱团取暖。而现实中存在的乱象是,全国各地不少商协会沦为富人俱乐部,乱收费、乱花钱、乱作为现象也时有见诸报端。行业协会的使命并非组织企业家吃喝玩乐、交际联谊,也不止于收收费、开开会,而应代表企业群体向政府说问题、提诉求、进诤言,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支持。

  这就要求行业协会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吸纳更多专业人才,强化服务水平、提升资质等级,并覆盖更多产业门类和中小微企业,将公共服务带入寻常企业“家”,以提高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发言权、话语权。当然,惠州市的商协会正朝这一方向努力,不过依旧任重道远。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