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PTA理论生产成本大致在8040元/吨,而9月23日国内PTA现货主流成交价格为7700元/吨,生产企业理论亏损额高达近340元/吨。”9月25日,出现在中国网络纺织网上的这一组数据,怕是又要让不少化纤企业头痛了。历经前几年巅峰疯狂后,目前,化纤行业正进入理性回调阶段。站在调整的十字路口,浙江省化纤企业陷入沉思。
正处下行周期
9月初,在桐乡举行了一次国内化纤行业的年会,虽然此次年会的主题是“为复杂环境下的化纤工业注入新的活力—技术、能源、低碳、品牌”,但此时聚集的化纤同行们,难免不提及化纤产能过剩。
“2012年全球合成纤维产量约5800万吨。到2016年,全球合成纤维供应量增长比较快,约7840万吨,而需求量不会很快增长,大约为5790万吨,供求间存在一个很大的差距,超过2000万吨。”日本化纤协会副会长兼理事长上田英志,在题为《全球化纤行业中期需求预测》的报告中指出。沉重的数据,令在座同行沉默。
中国是全球公认的化纤生产大国。2012年,中国化纤产量3792.16万吨,占全球化纤总量的65%。浙江是中国化纤最重要的产地。去年,全省化纤产量1677.3万吨,同比增长11.82%,占全国总产量的44%。今年上半年,我省化纤产量约87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6%。在业界甚至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浙江企业投资生产的PTA(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化纤产品的前道原料),足够供给全国化纤企业。”
2008年至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化纤行业遭遇减产。2010年开始扭转减产局势,并于2012年产量、增速均创下新高。那时,正是化纤企业赚钱的大好时机。经历了2011年的利润巅峰行情,之后化纤行业一路向下,步入下行周期,至今仍在下行中。
今年1至7月,全省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分别实现利税和利润总额55.9亿元和37.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由一季度的下降28.4%、36.3%转为增长0.6%、3.1%;企业亏损面为20.0%,比一季度收窄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5.7亿元,同比下降23.9%。目前化纤行业效益虽增长缓慢,但行业总体情况正在好转中。
“对化纤产能过剩,我一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就以桐乡来说,尽管目前行业形势严峻,但桐乡化纤产品产销率很高,都在95%以上,也就是说生产出来的化纤都销售出去了,能卖出去就说明它是有市场需求的,市场需要的东西能说是过剩吗?”一位熟悉情况的与会官员提出不同看法。
上田英志也表示,从最近10年来看,纺织行业依然处于增长期,而化纤行业扮演了纺织行业发展的驱动器角色。
那么当前的困境,源于什么?
常规品种泛滥
“当前化纤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常规品种产能增长过快,产能结构性过剩。”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指出,“2012年,投资增速虽已大幅回落,部分项目也在推迟建设或投产,但新增产能压力依然很大。”
化纤的迅猛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分析,2002年到2012年是世界公认的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与此同时,中国化纤工业也获得了规模、产能高速发展的十年。在此期间,大型化纤企业的生产规模得到明显提高,成为中国化纤工业的中坚力量。一方面,化纤的产能逐渐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浙江、江苏等纺织工业发达地区集中,与上下游行业的联系更加密切。另一方面,民间资本进入化纤行业的投资增长迅猛,民营企业的产能比例迅速扩大。
投资成本下降,资本进入化纤行业门槛随之降低。“过去十年,化纤项目单体规模是原来的6倍,单个项目投资成本是原来的1/8,项目建成速度是原来的1/2,加工研发成本是原来的1/2,纺丝速度是十年前的8倍。”端小平说。
“前几年化纤利润太高了,最好的2011年,一吨化纤利润5000元。丰厚的利润必将引来疯狂的投资。今年6月份我专程跑了一趟德国,去洽谈新设备交货的事情。去年订的货,按照原来一年可交货,现在要3年才能交货。什么原因?中国化纤企业的设备订货量太大,德国公司生产忙不过来了。”庄奎龙说。
与会的川企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罗克胜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的粘胶纤维长丝产量全球最大,短丝全国前十。“公司现有常规产品销售困难,每吨售价4万元,利润很薄,而像蛹蛋白纤维等高新产品一吨七八万元,却非常紧俏,利润也比常规产品高得多。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高新产品占比越多越好。”
“产业用”是新路
为应对产能过剩挑战,必须找到新的需求点。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名誉校长姚穆的《资源匮乏下的纺织产业出路》一文中,开篇即有如下一组数据:联合国联合多国专家发布的一份意见称,到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2.53亿吨。其中,服装部分将达到4150万吨,占16.4%,家用纺织品部分4100万吨,占16.2%。而产业用纺织品,将达到1.705亿吨,占总量的67.4%。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一份数据也显示:在2011至2015年期间,中国产业用纺织品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1290万吨左右,年均增长9.5%。根据目前的行业规划,到2015年应用于产业用纺织品领域的化纤比例将达到29%,新增约450万吨,产业用纺织品无疑已成为中国化纤工业增长的亮点。
两组数据,一个关键词—产业用纺织品,包括农用、工业用、军事用、建筑用、汽车用、医疗卫生用、航天航空用等。无疑,与当前运用更为广泛的服装用、家用纺织品相比,产业用纺织品科技含量更高。
“2013年上半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整体处于健康、平稳的态势,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4.4%,利润同比增长27.04%,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在纺织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介绍。
“我们也一直在调整产品结构,逐渐提高产业用纺织品比重。目前公司产品中,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比重分别为50%、25%、25%。虽然服装用产品比重最大,但产业用产品比重在不断增加。”庄奎龙说。
“精细化多样化纤维、高端纤维产品,也将是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方向。”上田英志指出,亚洲地区的经济正在飞速发展,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消费者的消费形态将转变为“工业化社会形态”。所谓工业化社会形态,对化纤行业的影响,表现在对高端服装、高端化纤的需求量的增长,需要化纤企业生产更高附加值、功能性更强的化纤产品。“目前中国服装市场规模与2008年的日本市场的产值相当,但到了2020年,中国高端消费者数量将超过日本总人口3倍,约达3.2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