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数日内启动的计划中的上海自由贸易区继续在香港引发争议。上海自贸区是会成为另一个大胆提出但未能实现的计划,还是有可能带来巨大改变?
亚洲首富李嘉诚上周加入到这场讨论中,他说,上海自贸区对香港来说是一个重大威胁。香港已经成为中国实际上的离岸金融中心。
尽管有李嘉诚的这一表态,但该计划仍备受质疑,尤其是在迄今仍没有确定细节公布之际。
预计上海自贸区将重点开放服务行业,尤其是金融服务行业。该区将位于上海东部一个29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涵盖了目前的四个保税区。
据报道,上海自贸区将推动金融开放,比如资本账户开放,甚至放开利率管制,以支持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
但中国政府打算实现的自由贸易程度究竟有多大?上海若想成为一个国际金融或者贸易中心,需要向世界发出邀请,这必然意味着中共需要放开一些管制。
考虑到中共目前对中国经济的掌控程度,强大的既得利益群体必然会对任何的快速开放措施予以阻挠。
这种挑战从一些围绕泄露的相关规定的报道可见一斑。尽管政府在上海自贸区管理上放手的计划令人鼓舞,但附带了一份禁止外商投资的产品和服务清单。有报道称,这份清单上的项目已经扩至逾1万个。
如果中国政府愿意接受伴随这一开放而来的风险,至少有充足的理由可以让我们相信上海有巨大的潜力。毕竟,上海过去曾经获得过这一中心地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0年,上海拥有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并且有数十家国际银行在这里落户。
上海长期以来一直都有重获这一地位的雄心。2009年,中国国务院提出了到202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
然而,自那以来相关进展情况一直有喜有忧。
表面上看,上海现在确实像是一个全球金融中心,与伦敦、纽约、东京、香港或新加坡并无二致。在新建的浦东金融区,摩天大楼鳞次栉比,此外上海还有两座国际机场、世界上线路最长的地铁系统以及诸多国际酒店。
但外观上像国际金融中心容易,行为方式上像就难了。
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缓慢速度抑制了上海的雄心。在贸易结算方面,离岸人民币市场是取得了一些有限的发展,上海也的确吸引到了很大一部分的外商直接投资。
但其实,随着海外金融机构的纷纷撤退,上海近年来的国际化程度有所减弱。
本月,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是最新一家出售其持有的中国某大银行股份的外国银行。此外,外国保险公司也一直在后撤。去年,全球最大保险商法国安盛(AXA)为给中国国有巨头工商银行(ICBC)让位,被迫在其所成立的合资企业中持少数股权。
另一个支持上海远大抱负的关键提议是让全球一些最大企业的名字出现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际板上。但此事始终停留在筹划阶段。今年早些时候,有消息称实现这一目标还需两三年时间。
对上海股市来说,2009年至今无疑是一段痛苦的时期。从金融危机的低谷强劲反弹后,这个市场几乎可以说是一泻千里。在出现一系列腐败丑闻后,人们对股市的信心和信任荡然无存。外界常常认为,这个市场并不是公开的,而是由有关系的内部人士操纵。
如今,上海暂停发售新股差不多已快一年。香港IPO筹资额今年跌至全球第六位(2009年至2011年期间一直居首),而上海则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以说,作为中国国内的金融中心,上海一直在走下坡路,更不要说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了。
或许,启动自贸区会为上海提供一个逆转上述情形的机会,我们还要拭目以待。但上海不仅要欢迎国际投资者,还要不断积累市场透明、没有政府干预的证据。
看样子,香港可以再“逍遥”几年,而不必担心其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被上海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