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1/3企业消亡
据了解,大连服装企业的数量最高峰时曾达到2000家左右,此后一直平稳保持在1800家左右,而近两年企业数量则急剧下降到目前的1200家左右。业内人士表示,不管是此前的1800家还是目前的1200家,其中90%左右的企业都是从事贴牌加工的,产品销售高度依赖国外市场。国外市场不景气,给企业带来了致命的影响。
国内生产成本急剧攀升也给企业带来很大压力。目前一名服装企业工人的月工资大约在3000元左右,至少比3年前增加1000多元。土地、水、电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及环境保护成本也不断提高。市场萎缩、成本上升,关门成了很多企业的唯一选择。
“塑形”:用品牌树立独特标志
尽管企业的数量在迅速减少,但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积极信号,那就是自主品牌在迅速增多,更多企业开始通过品牌塑造自身独特形象。
大连市服装协会会长田平说,在贴牌加工形势大好的时候,大多数企业没有认真思考创立自主品牌,压力不足导致动力不足。但最近一两年,大连服装企业创立自主品牌的意识明显增强,奈斯菲尔、娜可露、艾罗利等一大批品牌诞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倒逼机制起了作用,企业在贴牌加工订单大量减少之时,必须找到消化产能的渠道,想方设法开拓内需市场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而直接面对市场就必须有自己的品牌。”田平说道。
田平的说法在企业那里得到了印证。大连华盈服装集团是大连市规模较大的一家服装企业,但多年来主要业务仍是贴牌加工,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剧之时,企业迅速创立了女童装品牌“奈斯菲尔”,用自主品牌加大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逐渐化解了危机,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公司董事长朱丹盈表示,服装企业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创立、经营自己的品牌,不能走以前“为他人作嫁衣”的贴牌加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