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效应”动摇垄断利益?
银联在上月召开的四届六次董事会上,提出《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
9月起,各成员银行停止向非金机构新增开通银联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无卡取现、转账、代授权等银联卡业务
年底前,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以间联或直联模式一点接入银联网络,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下交易通道
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
银联收编第三方支付动真格了。
上证报昨日从权威渠道获悉,中国银联正督促各成员银行统一行动,逐步将非金机构银联卡交易全面迁移至银联网络,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实现该目标的时间节点——2014年7月1日之前。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上月召开的中国银联四届六次董事会上,中国银联已提出动议,并且提出了详细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目标直指第三方支付公司。
银联再提“招安”第三方支付
这位知情人士对记者说,如果这份在董事会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以下简称《议案》)得以实现,那所有第三方支付公司将统一被中国银联“收编”至麾下,实现银联对市场的绝对垄断和控制。
事实上,这已不是银联首次流露“招安”之意。今年6月,媒体披露了银联去年12月19日印发的《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简称17号文),引发业界广泛讨论。然而,7月24日至25日举行的银联四届六次董事会上提出的《议案》,不仅延续了17号文提出的思路,细节方面更加丰富。
《议案》提出,“2013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业务迁移,统一上送银联转接,同步规范互联网银联卡支付业务。”;“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
有意思的是,《议案》还特意总结了此前类似行动失败的原因,“一是非金机构规范工作在商业银行内部牵涉业务条线较多,各自诉求不同,商业银行内部没有形成合力;二是,单个商业银行和银联单独落实难度较大,需联合统一行动”。
为督促各大银行配合银联的工作,《议案》提出由银联和成员银行共同成立非金机构规范专项工作组,并由“银联与董监事成员银行建立公约,一致行动开展规范工作;定期通报各方工作进展,促进参与各方统一行动。”
《议案》还提出了每一阶段具体的工作步骤,如“2013年9月起,各成员银行停止向非金机构新增开通银联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无卡取现、转账、代授权等银联卡业务”;“2013年年底前,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以间联或直联模式一点接入银联网络,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下交易通道”。
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负责人称,见到这份议案后“倒吸了一口凉气”。“银联这是在釜底抽薪,照这样一步步执行下去,目前市场上200多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要么自动投向银联怀抱,要么接受被‘清剿’退出的命运。”
据银联方面披露,目前已有50多家非金机构接入银联网络。但从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其中并无占据主流地位的“那几家公司”。
“国标”和“街舞”的利益之争
对收编第三方支付,银联在《议案》中给出的理由是:“非金机构通过和商业银行直联,大量违规开展银联卡支付及其他业务,严重损害商业银行和银联的商业利益和品牌权益。
部分非金机构还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掌握的大量客户数据,快速向金融领域渗透,动摇了银行对客户的主导权,对传统银行业务逐步形成较大冲击。”
不久前的“2013陆家嘴论坛”上,中国银联总裁许罗德抛出了“国标和街舞”的观点,表示传统金融跳的是国标,很规范;互联网金融跳的则是街舞,自由度很大,“双方都应该融合”。
但业内的看法没有那么含蓄。一位业内人士说,尽管银联打着规范的名义出手“收编”,但真正的原因在于利益,“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动摇了银联的垄断利益”。
据悉,目前银联的主要收入来源仍是通道费用。按照央行规定,每笔刷卡的手续费由发卡行、收单行、银联按“721”比例分成。然而,随着第三方支付迅速崛起,目前支付公司线上业务多数已不走银联通道,线下收单业务也可与银行直连,使得银联的通道作用被架空,盈利模式遭受冲击。
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地方分行负责人说:“第三方支付机构绕过银联直连银行,可以避免银联在当中雁过拔毛,形成‘漏斗效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来说都是好事,这就可以解释银行为什么对银联‘封杀令’响应并不积极。”
中国银联自身披露的数据,亦可说明直连与通过银联后手续费率方面的差距:在银联卡线上支付业务中,非金机构向主要成员银行支付的实际手续费率平均仅为0.1%,大大低于银联网络内0.3%-0.55%的价格水平。
《议案》中还有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是,银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肯定性文字不足30个字:“对推动支付创新发挥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