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联合多国专家发布的一份意见称,到2050年,全球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2.53亿吨。其中,服装部分将达到4150万吨,家用纺织品部分占4100万吨。而产业用纺织品,将达到1.705亿吨,占总量的67.4%。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近40年里,纺织业还会大发展。
但是,要推进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资源的来源问题。
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首先是资源问题。纺织纤维受到了几大制约。一是全球人口暴增。联合国2001年发布全球人口预测时,宣布2050全球人口将达到76亿,2009年修改为92亿,2011年又修改为94亿,2013年5月修改为96亿。到那时,全球的全部耕地只种粮食也不够地球上所有的人吃,这意味着,除了粮食以外,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11个种类的植物不能再种植了。
中国也一样,我们甚至更快进到了制约期。2009年,中国已经从粮食净出口国变成了粮食净进口国。在这个背景下,2009年3月,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18亿亩耕地红线的概念,也就是说,再过十多年,棉毛丝麻不仅不能利用现在的种粮食地种植,也不能利用耕地,只能走新的道路。
其次,粘胶纤维用的浆粕,受到木材的极大制约。目前合成纤维已经占到纤维总量的60%,但是制造合成纤维的原料用的是石油等化工资源,而联合国最近6年里,反复发布有关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问题。现在的结论是,已经勘探到的石油天然气的总量,再加两倍计算,2050年将会全球枯竭。
在资源受到严重制约的情况下,纺织产业纤维的出路是什么?只有两条。
第一条,尽量开发利用可以再生的、可以降解的、可以循环的,对环境友好的生物质资源。天然纤维,想办法利用盐碱地、荒滩地、山坡地等种植;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尽量利用农废产品里面的许多生物质资源,经过生物化工技术的加工后,把它们变成纤维资源。
第二条,更为重要的资源,是废旧纺织品的再生利用。
现在全球纺织品的废弃量(仅指纤维量)远远超过了3000万吨,这部分能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当前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世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国家。
美国于2010年正式通过法律,只要是利用废旧纺织品再生循环利用加工出来的纺织品,特别是服装,可以直接挂吊牌标记这是废旧纤维循环利用的产品。这些产品比用原生纤维制作的产品性能有时要低10%,但是美国教育全国人民为了保护地球爱护环境,应该多花钱买这些服装。只要挂这个吊牌的,大多比同类新纤维的产品贵10%。
2011年,法国国会也正式通过了决议,允许再生纺织品更贵,倡导人民去支持并充分利用再生资源。
我们在这方面研究多年,但是进展缓慢,非常艰难,恐怕还要经过一段宣传教育的过程,消费者才能接受这种观念。
废旧纺织品利用的出路
废旧纺织品再生利用的出路是非常广泛的。
产业领域中,建筑上的保温材料,相当一部分也可以利用废旧纺织品来替代,只需加上相应的阻燃处理之后就可以了。另外,高速公路、高铁经过居民区时两边的隔音层,利用废旧纺织品做成的原料制造,技术已比较成熟。农用也可以用废旧纺织品原料,用得最多的是大棚的保温层,保温层材料只需要保温,不用顾及颜色、花样,这方面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开始加以应用。有些果实的防护材料,同样可以用废弃纺织材料来制造。
现在一些再生利用工厂用到的原料是回收的聚酯瓶,熔融之后可以做成新原料。但是这在中国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江苏、浙江利用聚酯瓶子做的涤纶丝,绝大多数用的瓶都是美国进口的,美国的瓶体瓶盖都是分开,标签也都是揭掉的,并且每一批来的都是一个型号、一种颜色、一种品种,使用起来较为方便,现在我国回收废旧瓶体系还有一个完善的过程。
共同配合搞活产业链
首先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对于一般纺织品,尤其是废旧衣服等,回收后能否保证没有病毒和病菌。按照规定,回收衣服必须严格消毒,不能变成传染源,影响社会稳定。消毒成本很高,加上相关检测,成本更高,这部分也是我们要关注的事实。
纺织品纤维原料种类繁多,混纺产品很常见,要精确的分析原料成分比较困难,费时费力,混纺的种类越多,分解越困难,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
科技研发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的是,必须围绕着最终产品的开发应用和市场。谁来买谁来用,用在哪里等都必须弄清楚,这样才能成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前道工序要为后道工序服务。比如消毒,不能等到织完布之后再去消毒;后道工序也要为前道工序补台。有的问题前道工序解决不了,后道工序就要负责完成。这样这个产业链才能搞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