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终端需求疲软、企业销售不力;一边却是尚未止步的新建项目和产能扩张。曾经被喻为纺织行业避风港的家纺业近年来出现数次投资热潮,不幸的是,在宏观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这个行业目前也面临着高库存的难题,此前过度扩张的企业不得不经历艰难的去泡沫化过程。
产能扩张过快
去年11月,存货问题还没彻底暴露出来时,作为家纺三巨头之一的罗莱家纺(002293.SZ)依然还在跑马圈地。彼时,罗莱家纺暂缓了北方总部基地项目建设,将该项目募集资金用于公司年产220万件家用纺织品项目,总投资2.05亿元,主要生产各类系列标准套件、被子、床垫、枕芯,项目建设期为2年。
罗莱家纺预计,家纺项目正常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65000万元,预计实现净利润5893万元。
但大手笔的投入并没有换来高回报,继去年增长放缓后,今年一季度,其净利润下滑19.36%,并预计业绩增长存在较大压力。
同样,富安娜(002327.SZ)总投资8亿元,位于四川南充的家纺项目已于近日正式投产,每天的产量预计达到2000套以上。
今年4月,印染企业华纺股份(600448.SH)定增募资4亿元,其中一项投资就用于收购山东滨州亚光毛巾有限公司(亚光公司)位于山东省滨州市工业园的相关资产,并建设6.5万锭精梳紧密纺纱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及家纺生产线项目。
家纺企业之前经历了几年的粗放式扩张。去年以来,终端消费疲弱、产品价格增长也有限,导致库存直线上升。
脱困乏术
“现在的问题是消费市场不好,企业都习惯了旺销,不知道如何面对当前的市场和消费者的变化。”国金证券张斌对记者说,产能增加,不断压货给经销商,一旦终端起不来,高库存就会形成。
张斌认为,内销市场短期内不会有转机,出口比例大的企业或许还有希望。
华纺股份便是如此,为了拓展外销市场,该公司目前已开始考察澳大利亚家纺市场。
中投顾问分析师朱庆骅对记者说,家纺业较高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金融危机前各大纺织企业纷纷涉足家纺领域,资金、人才、管理、技术等各方面均有较多投入,但随着金融危机到来、市场需求萎缩,家纺业去泡沫化的任务显得异常艰巨。
目前,家纺行业2万多家企业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低门槛和产业链优势介入的。“但新介入的企业多半是重复建设和同质化复制。”
今年1~3月,中国纺织工业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完成投资总额1371.44亿元,同比增长16.41%,增速较上年同期(17%)下降了0.59个百分点。
目前,在2万多家家纺企业中,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50家。拥有高附加值家纺产品的企业很少,纯家纺上市公司也仅有三家。
“家纺三巨头在前期扩张过程中大有"比赛"之意,生产线上马速度日益加快,而在如今去库存、消化产能之时又各自面临多重问题,行业不景气、内部管理等难题一起爆发,除了分销、拓宽渠道、降价促销等方式能暂缓困境,企业尚未找出良好的脱困之路。”朱庆骅说。
富安娜董秘胡振超对记者说,就全行业的情况看,今年没有表现出比去年好的迹象,富安娜实体店扩张将继续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