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中日韩合作启动以来,建立三国自贸区一直是三国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中日韩自贸区筹建进程经历了学术研讨、官产学联合研究和谈判准备三个阶段,历时近十年,于2012年11月正式启动谈判。首轮谈判于今年3月在韩国首尔举行。
谈判进展:各方“摸底”阶段
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秘书长申凤吉18日在山东威海举行的中日韩自贸区研讨会上表示,中日韩自贸区一旦建成,将形成一个拥有15亿人口和15万亿美元GDP的共同市场,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板块,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三国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据预测,中日韩自贸区建成后,中国的GDP将获益增长1.1个百分点至2.9%,日本获益增长0.1个百分点至0.5%,韩国获益增长2.5个百分点至3.1%。
中日韩三国是亚洲经济的支柱,也是全球重要的经济体。2012年,三国GDP合计达到15万亿美元,占亚洲的70%、全球的20%左右。同时,三国也是全球贸易大国,2012年三国出口总额达到3.4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的19%。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新兴经济体研究室主任沈铭辉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各方目前处于“摸底”状况,具体的谈判还没开始,各方都在“出价”。虽然各方非常重视这次谈判,但要求和差距还是相当大,尚在磨合阶段,估计近期很难有结论,至少半年之内到一年之内难有结论。
中国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19日在山东威海表示,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和建设具有很多“先天性的难点和障碍”。
“自贸区的建设,不可避免地都会对相关国家的敏感产业造成冲击。”孙元江称,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遵循“全面和高水平、与世贸组织规则一致、确保利益均衡并关注各国的敏感领域”三个基本原则。
具体而言,日本的敏感产业有农业、钢铁产业、能源产业、服务和纺织等加工工业、造船产业。韩国的敏感产业有农水产业、能源产业、服装和纺织等加工工业。中国的敏感产业则包括化工产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设备产业、金融业、零售业、中高端制造业和运输设备。
“各个产业之间竞争实在太激烈了。”沈铭辉说,“虽然大家都意识到重要性,但是非常难谈,这些产业背后都不是小型的生产企业,都是大型的,利益集团的影响非常密切,各国都是一样,所以很难。”
在经济方面,中日韩三国经济水平的差异性较大,产业分工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市场容量、市场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差异,导致对对方产品准入标准的差异化要求,从而增加了贸易、投资等领域的障碍与摩擦。”孙元江解释说。
孙元江同时指出,中日韩贸易收支严重失衡且存在贸易壁垒,日韩对贸易赤字增减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三国自贸区的进程。“另外,农业因素是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中的头等难题。”
中国在谈判中受牵制更大
对于建立中日韩自贸区,三国的心态各不相同。沈铭辉分析说,韩国想要和世界上主要经济体达成自贸协定,在已经和欧洲、美国达成自贸协定的情况下,推动和中国、日本达成自贸协定,韩国可谓“真心积极”。
在同时参与中日韩自贸区、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的情况下,日本颇有“多边下注”的心态。沈铭辉称,日本采取的是平衡战略,哪个收益更好、成本更低,就选择哪个,在谈判中可以说是收放自如。
相对来说,中国在谈判中受牵制比较大。“一方面,中国没有加入TPP谈判,可能更依赖中日韩自贸区和RCEP,虽然在战略上极其重视,但是战术上受到约束非常多。”沈铭辉表示,因为中国本身是个大国,同时又在经济转型,虽然说要改革,但每一个产业似乎都放不开,都说自己受到冲击非常大;对中国来说,在这个谈判中处于一个不太有利的位置。
当前,全球自贸谈判加速发展,其中以亚洲地区最快,美国的加入使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世界会逐渐分化成两大阵营,是以新兴经济体和过去的OECD(经合组织)国家为主,还是融合成新的制度性的框架,为WTO提供新的平台,都很难判断。”沈铭辉说。
全球自贸协定谈判“遍地开花”,而在WTO框架之下的几大阵营由于差距很大,各国之间难以协调,一时半刻很难推动;但沈铭辉认为WTO不会死亡,有它的意义所在,当前主要是作为机制协调各国利益,规范各方争端,况且“世界上大多数商品在WTO的最惠国待遇里,我们的自贸区只是补充,补充的是被最惠国排除在外的商品,比方说特定的农产品、纺织品等”。
“对于中国而言,维持WTO平台对中国没有坏处,以便更好获得全世界的贸易。”沈铭辉表示,单靠某个自贸协定效果很差,中国签订的FTA利用率都不高,只有20%多,而重要大国之间的FTA更是由于产业竞争激烈而难以签署,因此对中国来说,以FTA为补充、以WTO为“大盘子”是有意义的。
实际上,在自贸安排上,目前对中国来说最为现实和重要的选择是中日韩自贸区和RCEP。沈铭辉尤为看好RCEP的中长期前景,“在已经有了5个‘10+1’的基础上,现在打算捆绑起来,在一个新的单子上面把更多敏感产品放进去,减少敏感产品目录,让其成为新的高水准的自贸区安排,这16个国家既有自己的政治意志,也有经济可行性,是最好的东西。”
沈铭辉表示,从长远来说,中国谋求加入TPP不是坏事,但现阶段中国没有准备好,“要有序、渐进地开放,完全纳入其中,对中国经济的扰乱程度更甚于获得的利益”。(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