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呵护下,小微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企业资金少、融资贵、核心竞争力较弱等,都导致微企经营风险增高。
截至5月底,重庆市已累计发展小微企业8.57万户,注册资本金总额达87.44亿元,实现产销值400多亿元。然而,重庆市中小企业局近日公布的1~4月重庆市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快报显示,今年前4月,被监测的100多家微企仅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下降19%,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昨日了解到,去库存压力增大、融资成本偏高,成为小微企业发展中最大的“绊脚石”。
个案:服装店连续数月亏本
“特价销售”、“全场40~120元”……在杨家坪步行街女人街的服装门店,随处可见类似的打折标签,但多数门店顾客寥寥。
昨日,其中一家服装店老板张秀(化名)介绍,她从事外贸服装销售已有10多年,生意一直挺不错。但现在周围的服装店多起来了,很多都靠低价甩卖来解决库存,卖服装已很难赚钱。张秀说,最近几个月,门店几乎没有进账。
“昨天又亏了225元。近几个月来,几乎每天都会亏损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张秀拿出账本,算了一笔账:每月房屋租金5000元、人工费2000元,再加上水电费等,每天至少要盈利265元才能收回成本。
张秀说,库存积压、低折扣销售,直接影响的就是盈利。“老是亏本,只好将门店转让出去。但面对3万~5万元的转让费,没人接盘。”张秀说。
经营意大利品牌丝袜的鹃之梅服饰也在经历类似的困境。该公司老板张程说,此前他在淘宝上销售业绩很不错,20万元的货不到半年就销售一空。现在他成了这个品牌丝袜的代理商,却因为销不掉的3000多双存货,导致公司资金链接近崩溃的边缘。目前,张程每天联系分销商,希望他们再补一些货,或是寻找网商合作,甚至希望用1.8折的折扣消化这批库存。
现状:百余家微企营业额持续走低
重庆市中小企业局对重庆市700多家中小企业运行状况进行监测的数据显示,4月底,经营良好的企业仅占36.4%;订单减少的企业占20.4%,比3月底上升3.7个百分点。在主要增长指标增速趋缓的情况下,4月底产成品资金占用同比增长9.5%,比3月底提高7.9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小微企业景气状况回落,短期存在去库存压力、增长态势趋缓的格局还将延续。”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微企因资金少、规模小、销售渠道单一等原因,盈利比中小企业更难。该负责人介绍,市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平台对100多家微企前4月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发现,1~4月,被监测微企实现营业收入1.02亿元,同比下降19%,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近3个月产成品资金增速分别为21.1%、69.5%、50.2%,高于监测企业的总体水平11.4、67.9、40.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微企的去库存压力持续增加,且较中小企业更甚。”该负责人说。
另外,由于融资成本偏高,收益高的项目不多,抑制了企业投资的意愿。4月底微企财务费用与期末借款余额的比值达11.7%,比监测企业总体水平高8.4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微企各月期末借款余额持续下降,分别同比下降7.1%、8.1%、5.7%、11.2%。
“批发零售业也正因代理商、终端商成本攀升、竞争压力大而被不少创业者‘抛弃’。”市工商局微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批发零售业为例,我市目前从事该行业的小微企业为2.92万户,占35.02%,较上年底占比下降0.42个百分点。
原因:低门槛行业核心竞争力弱
重庆市中小企业局经济运行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受整个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小微企业尽管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呵护下,数量增长较快,但整体质量还有待提高。企业资金少、融资贵、核心竞争力较弱等,都导致微企经营风险增高。同时,传统商业模式也在受到新兴商业形态的冲击。
该负责人举例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低价、便捷使电子商务快速介入消费市场,且消费人群持续增加。相比之下,传统商业模式结构单一,逐渐偏离了市民的消费习惯,从而导致线下市场萎缩,库存压力增大。另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企业品牌和规模等越来越注重,小微企业在这方面还较欠缺。“正因为如此,从事商贸业和餐饮业的小微企业亏损较为严重。”该负责人说。
市工商局微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不少创业者都忽视了对项目的市场考察,只看到某个行业政策好、利润高,就扎堆一些热点行业。“大多数微企创业者还是青睐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这类低门槛的行业。但近年来,宏观经济环境不太景气,加之成本上升、市场过于饱和、附加值较低等原因,这类行业的日子并不好过。”该负责人表示,事实上,这类门槛较低的行业,对经营者的营销能力、终端把控能力有着较高要求。
陶然居董事长、微企创业导师严琦表示,一些创业者在选择创业项目时,不考虑自己是否有相关技术、经验、销售渠道,就直接投资,也易导致经营走弯路,销售额上不去。
应对:转型升级打造品牌突围
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微企创业者开始意识到粗放式经营模式导致的危机,纷纷开始谋变。
鹃之梅服饰老板张程介绍,将手里的存货低价销售完之后,他考虑销售其他品牌。同时联合电子商务企业的平台优势,对消费者需求进行调查,通过向零售为导向的业务模式转型,对产品进行推广。“等到逐渐将规模做大了后,再进入高端品牌。”张程说。南山一些品牌火锅也正在准备申请集体商标,打算形成集群效应,做大做强产业商标品牌。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通过政府扶持,小微企业自身转型升级,企业效益有好转迹象。
重庆市中小企业局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工商大学教授姜维说,按正常的商业规律,一般创业型企业在2~3年内会进入瓶颈期。所以,微企平均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是进入瓶颈期的表现。如何度过瓶颈期?姜维建议,小微企业首先要修好内功,培养相对固定的客户,建立比较突出的核心能力,了解企业最赚钱的盈利模式;其次,小微企业应借助行业协会、政府平台,从战略联盟到资本层面的整合优势重组。比如服装零售业,如果直接与品牌合作,将会使企业更有生命力,拥有更大的客户群。
重庆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靠低价甩卖来解决库存,不但效果不明显,还会损害品牌形象。小微企业应寻找新的卖点,形成联盟,优势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