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纺织大户 江苏恒力冲刺“千亿俱乐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3-06-09

今年以来,我国纺织业再次面临不利局面。在纺织行业面临订单减少、成本上涨等情况下,大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生存考验,发展更是举步维艰。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拥有世界单体产能最大、效率最优、设备最先进的PTA工厂,名列“中国化纤行业竞争力排名第一”,位列“中国500强企业”第196位、“中国百强民营企业500强”第25位的江苏恒力集团,他的掌门人,70后的陈建华带领企业逆势而上,依靠自主创新,突出重围,稳稳走在全国纺织企业的前列。其织造企业目前开机率达到100%,订单排到了三四个月以后。那么这家纺织业赫赫有名的大户,又是如何突破困境的呢?

突围第一招:传统产业靠创新赢得主动权

创新在于发展,在于向科技要效益。一项技术的大笔投入能否带来相匹配的效益直接决定着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今年,恒力织造企业已成功开发4000多个新品种投放市场,反响强烈,取得了明显的效益。2011年恒力集团主营业务销售额达520亿元,其中40%是由新产品贡献的,在国际需求总量在减少的情况下恒力集团的出口额逆势增长了20%。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在创新问题上先行一步、高出一筹,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创新是恒力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致力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通过创新推进产业发展。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恒力集团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201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恒力集团“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开发”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技术研发的直接动力在于,超细旦涤纶长丝纺织品是高档服装、家纺、汽车内饰的急需面料,市场前景十分良好。然而国内技术尚未达到要求,市场缺口巨大,所需产品此前完全依赖进口。作为国内第一个试水规模生产高品质涤纶纤维并且获得成功的企业,恒力集团无可争议地又一次走在了创新的前沿,行业先进的综合竞争力顺势得以稳固,产品利润率也稳居行业第一。

“我认为,纺织行业今后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关键做到一是装备,二是研发,三是管理,四是营销。”恒力集团董事长、总裁陈建华如是说。他深知,在当前整体水平的纺织行业中,先进设备水平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行业内的领先水平,先进设备技术“不握在手中”迟早成为发展的掣肘,于是陈建华下定决心要不惜大气力地搞好设备的自主研发。

我国在涤纶长丝生产设备领域,近年来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但在高端产品上仍然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恒力集团旗下化纤企业自主创新,多套自行设计、安装、调试的高端聚酯成套设备成功开车。

苏州华毅机械有限公司为恒力集团子公司,激流勇进,攻破技术难关,研发生产高新科技的纺织机械。从2003年开始,恒力集团专门投入4000多万元资金用于自主研发喷水织机,先后研发成功了世界上最大、转速最快的织机。这些年,通过技术攻关,恒力的织造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仅满足了恒力集团自身对高端设备的需求,而且成功打进了国际高端织机市场。而在此之前,织造领域的高端设备几乎都被德国和日本垄断,关键装备长期以来依赖进口。

在恒力,创新是一种企业品格,培育形成了富有生气、充满活力的创新文化,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对创新的开放与包容,也许正是恒力又好又快地走创新之路的机缘。

陈建华说,创新是迷宫。他解释道:“创新要钻得进,走得出,要进行前瞻性科学分析,又要以市场预测为指导,因为你不知道一些先进技术能不能研发,研发出来的新技术、新产品有没有市场。”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很重要,而如何创新,创什么新,是迷惑的。

创新,总有一个培育、生长和成熟期,而要走完这个过程,至少需要3年时间,并且企业创新的成功比率一般低于5%。“在培育期是最容易失败的,因为大家怀疑你,你也会怀疑自己。”但在恒力,没有失败的研发,即使那些投入巨资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未能获得市场认可,恒力集团也把这样的技术、产品当作技术储备保留着。

2004年,恒力集团开发的首个差别化化学纤维新产品是一种超细纤维。“当时,集团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对这个研发表示怀疑。”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山水说,研发过程中,生产不正常,老出废丝,车间主任撑不住了,要求停止这个研发。王山水对车间主任下了死命令:“就是董事长要停,你也不能停。”因为他知道,董事长不会对研发喊停,而且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自主研发产品,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新产品生产出来了,但市场反应很惨淡,200吨产品一年多才卖完。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到了第三年,市场上对这种产品的需求猛增,恒力集团一个月就要供应200吨以上。陈建华说:“前几年做什么都能赚钱,这个时候体现不出你的优势,但到了年景不好的时候,你有领先的技术和产品,这时就能体现你的优势了。”

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恒力集团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核心技术突破。创新在恒力集团生根发芽,俨然成为恒力人的一种习惯。

“什么时代做什么事”,陈建华认为,企业要进行创新发展,就要进行一次从技术到装备、从人才到管理的全方位提升。

在全球经济大变革的背景下,纺织业更要注重创新。恒力集团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创新发展,利用各地区的差异化优势,重点建设苏州、宿迁、大连、南通四大产业基地,形成了从石化产业到聚酯化纤、长丝织造和高端纺机的完整产业链,建有多个石化和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园。

在发展征程中,“创新发展”让恒力集团在全球纺织行业中保持领跑优势。恒力集团已在德国法兰克福、日本大阪等地建立多个国际研发中心,在国内建立多个省级科研中心,与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合作建立“恒力产学研基地”,结合产业链特点,各有分工,但又协同联系。产学研结合,以强化自身优势领域为主要方向,不断深化核心技术优势。

到目前为止,恒力集团拥有技术人员近5千人,从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引进高级工程师近百名,研发投入逐年稳步提升到销售收入的5%。由于高度重视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因此,恒力集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新产品推出速度快、附加值高,大大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一个崇尚科学、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才有活力、有前途。恒力集团自觉肩负起创新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将创新贯穿在发展中的每一个环节。未来两年内,恒力集团在建项目将全部投产,“十二五”末年销售额将达2000亿元,致力发展为世界一流企业。

突围第二招:向上游产业闯世界

2012年9月19日,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一期PTA项目正式投产,标志着世界单体产能最大、效率最优、设备最先进的PTA工厂诞生。这既是纺织大户恒力集团完善产业链、实现战略转型的重大项目,也是国际同行业备受瞩目的技术前沿项目,不仅在专利技术引进上达到国际顶尖水平,在设备工艺、投资规模等方面,也刷新了国际同行业的多项纪录,积极推进行业进步。产业园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1000亿元。这项投资的完成,意味着这家全球最大织造企业,依靠产业链的延伸,重新布局了自己的产业地图。而这一切的布局,都是一位70后企业家,用他的独特理念完成的。

1994年,当一个名叫陈建华的年轻人,将当时的一家化纤织造企业“变脸”规划发展为“恒力”时,在苏州盛泽这个号称“绸都”的纺织世界,他已不经意间开创了苏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先河。18年过去了,恒力现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织造企业、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业务涉足石化、聚酯、化纤、织造、热电能源、进出口贸易、金融、房地产、酒店等诸多领域,拥有员工4万多人。

和70后的同龄企业家有所不同,陈建华的创业路不是互联网,不是高科技,而是最民族、最传统的纺织产业。“恒力的发展,从未离开过纺织主业,只有主业做强做大,集团才会做强做大。”恒力集团总裁陈建华经常这样说。但是这种执着,还有另一种智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进入“寒冬”。在这个人人自危的特殊阶段,陈建华却临危不惧,笑对风霜,他提出了一个“猫蛇论”,即冬天里的猫,虽然缩在洞里取暖,但是始终看着外面,绝不放过机会;而蛇一钻进洞就不肯出来了,只会冬眠。他认为,企业要过“猫冬”,不能过“蛇冬”。因此,恒力在“寒冬”中不断积蓄能量,始终坚持大投入、大技改,在复苏中拔得头筹。如今,恒力精心布局苏州、宿迁、大连、南通四大产业基地,综合利用4个地区各自的差异性优势,形成了从石化产业到聚酯化纤、长丝织造和高端纺机的完整产业链,建有多个石化和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园。

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恒力石化考察时表示,很多原来生产中间产品或者是末端产品的一些企业,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薄,这些企业现在的趋势是向产业链的上端发展,就是向它的原料端发展,达到自己产业的这种延长的链条。而恒力集团正是向产业链上游发展的典型企业。通过投资上游产业的方式增强企业竞争力,该集团积极探索全产业化之路———从买下镇办化纤织造厂,到全球最大的织造企业、全球最大的超亮光丝和工业丝生产基地,再到纺丝原料PTA的生产。

到“十二五”末,恒力在苏州地区规划形成年产200万吨差别化纤维,5亿米高档纺织面料及深加工产品的规模,规划总产值达380亿元。

宿迁是恒力积极响应江苏“南北挂钩、产业大转移”的重点投资地区。占地2500亩的恒力宿迁工业园,到2015年将形成年产40万吨化纤、8亿米纺织面料的规模,总产值达150亿元。

南通是恒力纺织上游原材料的新基地,占地8000亩,总投资200亿元的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规划建设160万吨差别化纤维和80万吨功能性聚酯切片,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大连是恒力完善产业链、实现战略转型的重大项目。恒力石化大连长兴岛产业园主要生产聚酯化纤配套产品,项目全部投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

陈建华表示,恒力今年的销售收入预计近1000亿元,到2015年,在建项目全部投产后,恒力的年销售收入将达20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行列。

突围第三招:人才永远是领跑者的灵丹

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恒力集团下属子公司———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主持的“高品质熔体直纺超细旦涤纶长丝关键技术开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个月后的2012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上,恒力集团又一下属子公司———苏州华毅机械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全球最快喷水织机,每分钟达1500转,比同类型进口机器快25%。

陈建华介绍,恒力在聚酯化纤产业,拥有全套原装进口熔体直纺设备,配置德国吉玛、巴马格等一流的聚酯、纺丝、加弹设备,拥有高速加弹机249台,技术水平、品牌价值位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同时,作为企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恒力织造企业共拥有12000套先进的喷水织机、喷气织机,8500台倍捻机及其配套设备,在全国纺织业也处于领先地位。

人才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陈建华认为,好的企业不仅要有好的装备,还要有好的研发团队。

近年来,恒力在引进国内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同时,大量引进国外研发机构的技术专家。目前,恒力4200多名技术人员与来自德国、韩国等地的70多名资深专家,组成国际研发团队,依托“恒力国际研发中心”和“恒力产学研基地”,为企业进行高端差别化产品的研发。

目前,恒力已先后承担国家、省级以及行业协会的重大科技项目10多项,获各类产品专利80余项,产品差别化率达80%以上。仅2011年,恒力就有6000多个新品种投放市场,其中30%属于自主研发。“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引进外籍工程师的力度,提高研发投入比重,保持全球纺织行业的领跑优势。”陈建华说。

“什么时代做什么事”恒力瞄准下一个黄金10年

“民营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反应迅速,效率高。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市场。”这是陈建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谈判20天签订投资协议,3个月后奠基开工,6个月完成全部采购,7个月完成主体设备安装,从采购到安装、调试、投产,仅仅用了17 个月的时间……在大连长兴岛,恒力人只用了不到两年半时间,便硬生生地在一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荒地”的区域,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石化产业园;原计划5年完成投资的恒力(宿迁)工业园,恒力人只用了3年;恒力(南通)纺织新材料产业园首期40万吨差别化纤维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14个月。而通常情况下,建成同类项目至少需要2年。恒力人用“高效实干”谱写出了新时代的恒力精神。

“增速提效,其实非常简单。一个电话能解决的问题,绝不碰头聊,三句话能处理的事情,绝不到会议室。”恒力的管理模式与众不同,在实行总经理负责制的同时,集团对每个公司、工厂、车间、班组都进行单独考核,确保每个环节发挥出最大效能。

“我国的纺织企业,未来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就是在管理和品牌上有新突破,进军国际高端市场。”陈建华说,什么时代做什么事。10年前的正确想法,放到现在,可能就变成了错误的想法。因此,恒力要做的,就是未来10年都不会淘汰的事情。

下个十年,要由大变强。陈建华说:“今后纺织业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的竞争,还是研发竞争、管理竞争、品牌竞争。要在规则面前拥有发言权,首先要了解规则并熟练运用,纺织大国要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跃升为纺织强国,必须要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

从恒力未来的规划中,可以感受到陈建华无比坚定的信心:恒力计划至2015年底,集团年总收入超1700亿元,进一步完善全产业链,实现利税近200亿元,跻身世界500强。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