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服装以其柔软、舒适、贴体又富有弹性的优良性能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世界服装领域呈现出向针织服装发展的趋势。针织服装一直是我国针织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对针织服装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针织服装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
本期独家调查选取了2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针织产业集群,来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我国针织产业集群的创新与再造,从而为针织产业集群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持续走低,企业经营环境的不断恶化,找到推动针织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优势:产业组合方式多样化 品种日益细分化 针织面料多样化
200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启动纺织产业集群地区试点工作至今,针织工业取得长足进展,针织行业产业集群快速稳步发展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产品全面覆盖服装、服饰及产业用品等领域。
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发达地区的针织产业集群经济实力有所加强,与此同时江西、河南、湖北等中部地区独具特色的针织产业集群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针织产业集群特色产品主要包括针织服装、面料、经编产品、袜子、手套等。以针织服装为主要产品的产业集群是针织产业集群的主体,数量占全部针织产业集群的一半以上。其主要产品有内衣、文胸、T恤衫、文化衫、休闲装、运动装等。
这些集群地区大都以县、镇区域经济为主,“一镇一品”、“一县一业”,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产业集中度高,规模效益明显,配套相对完整,生产成本较低,产业与市场互动,使集群地区逐步成为中国针织产业的重要的经济支柱。
张槎:针织产业链配套完善
作为传统的支柱产业,针织业为广东省佛山市张槎镇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托起了张槎“中国针织名镇”的招牌。
张槎针织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和壮大,本世纪初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2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名镇”的称号。
经过30余年的发展,张槎针织业从单一加工到拥有纱线市场、配饰市场、机械设备和印染及成衣等配套产业,逐步成长为产业链配套齐全的中国知名针织服装产业集群。
在张槎,纺织业的转型升级已初现成效。原来,张槎的自主品牌寥寥无几,如今已发展了一批服装的自主品牌,有一些品牌甚至在国际上都很有影响力。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有一大批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浮出水面。
目前,张槎棉纱的交易量占全国的“三分天下”,张槎还是全国最大的丝光棉T恤生产基地。
张槎镇的针织产业也是佛山市的传统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张槎镇针织业从分散到集中,从单一加工到拥有从纱线贸易、面料、到服装研发生产的产业链,拥有镇、村融合配套完善的现代针织产业园区,还有机械设备、饰配、印刷包装等完善的产业配套,逐步成长为产业链完善、配套齐全的中国知名针织产业集群。
象山:众多企业为国际品牌代工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是全国知名的针织产业集聚地,也是全国最主要的针织服装出口生产基地,2004年象山县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针织名城”。
象山针织工业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通过近30年的艰苦创业,努力拼搏,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取得了迅猛发展。
目前,象山针织工业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形成了集纺纱、织布、漂染、印花、后整理、绣花、制衣为一体的高度国际化的针织服装先进制造业基地。
象山县现拥有1000余家针织服装生产企业形成的集群优势,年生产针织服装6亿件,涵盖T恤衫、运动系列、休闲系列、内衣系列等。象山生产的针织服装出口比例达90%以上,销往欧美、澳洲、日本、韩国等90余个国家和地区。圣大保罗、紫罗兰、阿迪达斯、海耐斯、大脚板、飘马、卡威、迪斯尼、福克斯、安可、CK等国际著名品牌在象山定点定牌加工生产。位于象山的浙江巨鹰集团、宁波甬南针织有限公司、象山东风集团、宁波宏利集团、宁波富宏针织有限公司等10家针织服装生产企业进入全国针织工业50强。
此外,象山县还拥有与东华大学、上海针织研究院等合作的中高档针织面料中心、染整中心、印花中心、信息中心、针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五大产学研基地。
问题:企业规模小 民营企业为主体 产品缺乏吸引力
我国针织行业整体上看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我国针织行业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我国针织品生产企业数量最多,但大部分以中小企业为主且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原料产地以及原料集散地,并日益呈现出南强北弱,东强西弱的特点。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其中以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福建、上海这5省1市为针织服装高度发达地区。
2013年纺织行业专项调研报告数据显示,全国针织企业中,国有企业仅占12.13%,三资企业占23.1%,民营企业占64.4%。
在德国的H&M店铺中竟然找不到一件“Made in China”的服装。其原因就是,竞争的首要核心是产品。在无法预期外部市场环境的情况下,能够预期的只有自己的产品。如果产品对市场没有吸引力,就只能有一个结果,退出市场。
我国针织服装行业同其他纺织行业一样,身处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环境。一方面,WTO成员国之间分阶段取消针织品配额限制后,贸易壁垒的取消无疑会刺激针织产品的出口量;另一方面,国外的资本及产品也会进入中国市场,无疑会使整个针织服装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张槎:参与国际竞争尚须努力
随着国内外针织业的发展,针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许多资金雄厚、技术设备先进、营销手段高的外资企业进入了中国针织市场。参与国内外竞争,使张槎镇针织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产品档次和产品质量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针织市场逐步表露一些问题,主要有四点:
一是集群内市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张槎针织市场辖区内的七大针织城和布匹市场,上世纪90年代初自发形成的,针织市场缺乏统一规划,经营地点分散,布局比较杂乱,不够集中。
二是企业规模偏小,张槎镇针织企业虽然有1200多家,但全部都是私营企业,企业规模偏小,除去少量知名企业,大多数是5台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小企业,占针织企业总数的70%以上,竞争力弱,难以接大订单和第一手订单。
三是技术力量缺乏,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特别是针织服装大多数以仿制和来样加工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四是营销方式单一,产品市场狭窄。
象山:开拓国内市场亟待培育品牌
象山针织经过几十年发展,在国内同行业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明显不足。
一是产品价值链有待提升,目前主打产品是文化衫、T恤衫,出口产品均价不足3美元,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是自主品牌有待培育,大部分出口针织品没自己的品牌,款式主要是根据来样加工,90%以上产品为贴牌、定牌生产,巨鹰公司自主品牌率是当地最高的,也仅达到15%。
三是国内市场有待开拓,95%的产品外销,外向依存度过高,尚未形成成熟的内销策略和健全的内销网络。
四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研发设计相对落后,模仿多、创新少,造成低档产品居多,附加值低,过度竞争现象激烈。
五是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先进的针织服装生产设备拥有量不足。
六是规模型企业不多,发展又不均衡。
七是优秀人才缺乏,如外贸专业人才、企业管理人才、技术设计人才等。
措施:加强政策引导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打造区域品牌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提出要在针织产业集群内鼓励实施规模集团、规模集群联动工程建设,推动集群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首先,加强政策引导。解决土地、资金、交通、电力、环境等方面的制约问题,促进各种资源和要素在集群内进行有效配置;其次,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再次,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区域品牌。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在谈针织产业集群出路时说:“未来中国针织产业集群工作的重点是实现大型产业集群与大型企业集团联动,互利共生,促进经济总量在技术进步、生态安全、创新驱动下进一步实现质量效益型增长。”
针织行业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行品牌策略,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无疑将是未来针织服装发展的方向。地方政府及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能够起到更为积极的引导作用。
张槎:向时尚产业转型
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张槎确立了通过引入文化、科技元素让张槎的纺织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
张槎镇提出了一系列发展针织市场的措施。一是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领导,搞好服务。二是加强对针织市场的管理,推行一个部门协调,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的“三个一”管理模式。三是做好市场包装筹划,提高针织市场知名度。四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五是逐步改造现有针织厂房,改变针织市场外部形象。六是加快针织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近年来,张槎有条不紊地推进针织产业优化升级。为推进张槎针织产业提升,张槎镇鼓励企业往高处走,从品牌、设计、研发以及新渠道建设等方面着手,提升企业竞争力。
张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张槎拨出专项资金资助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并且制作宣传片、时尚杂志等,助推张槎针织产业“走出去”,同时凝聚了张槎针织企业的信心,并借此次针织博览会为企业寻找更多订单,开拓更大市场。 张槎将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完善高端产业链,打造区域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推动针织产业转型升级。
据悉,为了促进针织产业进一步升级,张槎正在着力推进时尚云平台的建设,利于纺织云计算技术,以针织服装产业为基础打造一个基于网络营销、品牌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时尚云;并通过“走出去”参加国际展会,同时举办针织服装时装节等将优质资源“引进来”,多措并举从而实现针织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
象山:在实践经验中探寻出路
象山政府在推进针织行业产业经济上有着多方面的实践经验。
培育市场主体方面,象山政府坚持“无大不强、无小不活”的理念,长期开展企业梯队培育工作。通过要素支持、管理咨询、政策引导、上门指导、资本运营等措施,培育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通过推进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了5个小企业创业基地,选择100家规模以下重点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在政策、资金、环境、培训等方面予以倾斜,既为产业链完善提供了坚实保障,又为规模企业发展培养了强大后备军。
推进品牌建设方面,象山政府非常重视“品牌带动战略”的实施,专门出台了品牌扶持政策,推动企业实现了“无牌”—“贴牌”—“创牌”—“名牌”的转变,还创立“象之恋”区域品牌,凡是产品达到质量标准的企业,都可申请使用该商标。
开拓国内外市场方面,象山政府每年牵头组织企业参加各种推介会、展销会,每年上门走访大客户,为企业拉市场;企业一方面在日本、美国、欧洲设立营销部、研发部,巩固和拓展海外市场,一方面抱团进军内地,挤占国内市场。
打造服务平台。象山政府在制定针织行业发展规划、出台针织行业扶持政策、建设针织产业园区的同时,还打造了几个针织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如:成立针织行业协会、斥资成立针织产品检测中心、成立针织名品展示中心、政府投资建设免租免税针织品市场等。
改善发展环境方面,象山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信贷支持、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全力为企业营造宽松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