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我借这个难得机会,把我们的团队和我本人,近一段时间,特别是近期我们对中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判断、分析、认识和一些建议向大家做汇报。
我想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看,首先介绍一下我们所处的背景,我想这个问题已经介绍很多次了。我们现在所处背景是一个市场化的时期,因为从1999年棉花体制改革以来就是这样一个阶段,很快我们又进入WTO,处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背景。这个时期我们也多边和双边进行金融贸易区谈判,实际是处在市场化、全球化,要发展贸易自由化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背景下。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的棉花产业总体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认为尽管从近期来看我们觉得好象是棉花多了,好象我们几百万吨的棉花堆在库里。但从长期分析来看,我们仍然处在一个产不足需,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是我们的一个判断。
这个从我们国家近年来的纺织业发展可以印证这个问题。从上世纪70年代,我们就成为第一棉花消费大国,一直保持在这样一个地位。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纺织业每年以接近10%的速度,有的说8.6%的速度在增长。近十年来我们做了一个平均的分析,至少每年棉花消费量900万吨,这是我们的消费量。我们棉花生产又是一个什么状况?在最近十年,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们一直保持着这样一个地位。入市以来的最近十年,我们的平均棉花种植面积是7800多万亩,产量626万吨。我们单产是78公斤/亩。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一直说我们用占全球面积14.5%的面积生产了占全球26%的棉花,但从总量上来看,我们的产量是不能满足我们消费量的。因而我们判断的第三个就是目前我们的市场,应该转变一种观念。就是我们的市场实际是两个市场,这两个市场怎么解释呢?就是我们的纺织服装,它是要在国内消费,有一个国内市场,同时又有一个国际市场。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资源就应该是两个资源,一个是国内资源。我们的国内资源年均产量每年都是产不足需,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是两种资源的结构,事实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
2001-2012年,我们国家棉花进口量从最初的年进口11万吨增长到上一个年度达到540多万吨,我们的增长达到了48倍。年均进口量达到200多万吨,占我国棉花产量的30%多。特别是在2012年,大量的进口棉花又主要是内外差价的问题,这个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市场是受全球化的制约。我刚才讲我们是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分析一下2002-2011年,我们国家的棉花进口量占国内生产总量的比例从最初的3.8%增长到去年占到差不多有一半,48.8%。我们进口棉占国内消费量这样一个比例,从最初的3.5%增长到38.4%,这似乎是一个常量。那么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们的出口,因为我们的棉纺织计算它有一个占比的问题,从我们纺织的工业发展历年报告里面的数据来看,我们每年中国纺织服装的出口占我们整个纺织产值30%到35%,所以这一种情况下,我们两个市场是两个资源在支撑。这是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承认不承认,是发生的现实。
在这种判断和背景下,我们的棉花应该怎么发展。我们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人多地少这是一个自然禀赋。在这样一个大国,中国政府历来一要吃饭,二要穿衣,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另外我们要知道,棉暖万家,衣披天下。先要解决国人的衣着问题,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产业应该怎么定位,刚才我们的纺织工业协会的杨助理在发言当中也说了,纺织业国家对它的定位,它是一个民生产业,传统支柱型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这个产业国家要保持它的正常发展。从棉花来讲,棉花不仅在农业、农村,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当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另外,我们的棉花产业对解决劳动力就业,对解决我们的社会稳定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从长期来看,这个产业我们一定要稳定,健康发展,这是我们的基本政策。
纺织需求是稳定的。棉花生产发展恐怕从我们农业角度来看是一个不容乐观的发展局面。有人说,棉花最早在2000多年前是一个自西南向中部、向东部漂移的一个现象。近期又漂移回去了,说现在棉花又自东向西在飘移,重新挪回西北。但西北有一个很大的制约问题,水资源制约,这是不容忽视的。第二个受远离内地的制约,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一定不能放弃,虽然这难度非常大。棉花我们知道土地资源有限,水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这种情况下怎么发展棉花产业可能是值得我们大家都要关注的问题。特别说到黄河流域,典型的是河南,原来是棉花第二大省,河南这几年棉花下降幅度达到了50%,一半的棉花都没有了。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满足国内稳定,不断发展的纺织需要,这可能是我们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另外,我们现在从入市以来,国内外的棉花价格关联度之高,我们做它的相关性分析达到了90%以上,这个相关度非常高。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想不想它总是在对你发生影响,这是一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