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境外采购商与会202766人,比第112届同期增长7.06%,比第111届同期减少3.83%,来自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采购商占比高于去年春交会和秋交会,而来自欧洲的采购商占比明显下降,美洲保持相对平稳。来自亚洲的采购商人数仍占绝对比重,为54.25%,比去年秋交会环比增加8.21%;来自欧洲的采购商人数仍占比第二,为17.97%,但相比去年秋交会环比回落5.6%,这与欧债危机影响下的欧洲经济复苏乏力有关。来自美洲地区的采购商占比为15.6%,比去年秋交会环比增加11.98%,占比高于去年秋交会,但低于去年春交会。非洲和大洋洲采购商人数占比分别为8.6%和3.6%,环比去年秋交会分别增加了30.4%和15.6%,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采购商数量持续增长,新兴经济体的需求相对发达经济体更加旺盛。
从成交区域看,主要区域成交量环比去年秋交会均有所增加,但是从同比看,日本大幅下滑12.6%,这与日本经济的低迷以及中日钓鱼岛冲突都有关系,对日本地区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下降迅速。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成交量同比分别下降4.9%和0.5%,对欧盟地区的出口下降的更为明显,这也与实体经济的表现相一致。对东盟地区的成交量意外同比下滑6.5%;对金砖国家(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以及中东的出口成交同比分别为5.2%和3.8%,表现较好。
从出口企业的类型看,外商投资企业的表现好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表现好于民营企业,三者的出口成交量与去年春交会相比,分别为36.5%、6%和-12.8%,在人民币升值、成本上涨的压力下,名营企业的竞争力面临考验,生存压力加大。
同样由于担心原材料价格、汇率波动,订单以6个月以内的中、短单为主。据介绍,6个月以内的中、短订单占比达到83.7%,其中呢3个月以内的短单占占48.6%,3-6个月的中单占35.1%。不过本次春交会中短单的占比低于去年秋交会的86.6%,也低于去年春交会的86.3%。
本次春交会成交355.4亿美元,环比增长8.8%,同比下降1.4%,从春交会与2-3季度出口的关系看,未来2-3季度的出口平均增速大概在10%-15%左右,很难超过1季度出口增速18.4%的水平。但全年来看,出口增速高于去年7.9%的概率非常大,主要的拉动力是来自新兴经济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