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以国际公司出品的服装到底是不是真的“国际化”呢,工商执法人员告诉你,那只是看起来很美的外套。
今年1月,通山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市场检查中发现,某品牌系列内衣的包装上标注有“意大利某某集团有限公司监制”字样,却并没有标明生产企业的名称及地址,消费者仅从外包装上看,很容易错误地将该产品判断为意大利进口商品或意大利技术制造的商品等,等买回家拆开外包装才发现盒盖内面印着江苏省某制衣厂生产。本是国内一家小小的家庭作坊式制衣厂生产的产品,却在其产品外包装上赫然标注"意大利某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监制"等字样,而这“意大利某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却跟“意大利”国家毫无关系,其实质是该国内企业老板为了畅销自己的产品而跑到香港去注册的一家空壳公司,其注册资金仅1万元港币,股东也仅其本人一人。再回头以该公司的名义委托其制衣厂为内地总代理商并在其产品包装上加冠该国际名头集团有限公司“监制”字样,经过这样一番包装和炒作,国产服装顷刻间变身意大利国际品牌。可惜机关算尽,最终还是逃不过工商执法人员的火眼金睛。
该公司的行为属于典型的对商品质量、生产者和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通山县工商局执法人员通过与香港公司注册处联系,查清当事人内幕后立即纠正了其违法行为,并给予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近些年来,一些国内的小型生产企业,为了节省生产投资、宣传资金和创业精力,利用香港与内地注册制度的差异,钻政策的空缺和漏洞,在香港、澳门、或国外发达国家注册一家空壳公司,冠上经济发达或技术领先国家或地区名称的公司名称,利用普通公众认识上的错误心理,使消费者误以为其产品为该经济发达或技术领先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或引用其技术制造的商品等等,质量可靠。为此,工商执法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注意仔细查看厂名厂址信息,避免买到"伪国际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