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狂跌害苦对日出口企业
日本央行公布全球最强势货币刺激举措后,日元走势更加疲软。去年10月初迄今,日元对美元已贬值约25%。对出口企业而言,原本微薄利润在蒸发,加之预计宽松政策下日元的长期弱势,过往“锁定”汇率避险方式也不再安全。一时间,报价难、接单难、零利润……中国对日出口企业叫苦不迭。
日本的货币宽松政策导致日元大幅贬值。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日元对人民币已贬值16%。
对外汇市场来说,日元贬值也许只是数字上的变化,但对出口企业而言,却意味着原本微薄利润被实实在在地蒸发。
再出口就“赔钱”
日元严重贬值,用日元结算的企业“最受伤”。
4月10日,对日业务占比逾七成且主要采用日元结算的上海海隆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年报显示:2012年其在日本地区营业收入增幅降低,毛利率更同比下降4.43%。
年报称:“人民币升值趋势及日元汇率波动将是压迫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公司运用的远期结汇等金融工具已无法完全覆盖日元贬值带来的影响,日元贬值的幅度正直接压缩公司净利润空间。”
上市公司尚且如此,中小对日出口企业日子可想而知。虽然多数中小企业坚持美元结算,暂时令其避免正面冲击,但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出口部韩经理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即便是日元贬值带来的曲线冲击,仍难以承受,因为日元对美元贬值,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结果还是一样。”“国内原材料、人力成本挤压,我们出口产品毛利在10%左右,可日本客户则以贬值为由,要求价格下调30%,出口就是赔钱。”青岛正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树星对国际商报记者直言:“10%的毛利还算高的,一些低端产品出口企业毛利率只有4%~5%。”
吕树星所在公司,日本市场占据了90%,是对日出口的“老兵”,常年向日本市场输送被套、毛毯等家纺制成品,积累了一批日本老客户。正是因为他们的支持,吕树星表示,公司2011年~2012年出口订单量和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可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日元疲软,导致去年12月至今询价、接单量急剧下滑。由于无法接受现有价格,不少老客户选择了将部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等成本更低的区域。
“锁定”不安全
一直以来,面对汇率压力,“锁定”是出口企业的应对“绝招”。但目前,这招也不再安全。
吕树星表示,日元看跌是长期趋势,银行很难冒着亏本的风险再给企业做风险保值,“锁定”汇率更适用于汇率波动的前提。
韩经理也指出,即便考虑锁定美元,对于几乎“零利润”坚持生存的出口企业而言,“锁定”降低的汇兑成本或许还无法抵消防止汇率风险支付的成本,“根本不划算”。
至于市场提到的以进口对冲风险的提议,韩经理认为,适用范围有限。他指出,部分高新技术类电子企业或许能从日本进口设备等进行风险对冲,可对于他所在的家纺面料企业而言,日本当地根本没有他需要的原料。
吕树星表示,除了企业在接单时选择2~3月的短期订单外,对日出口企业防范日元贬值风险,最终还是要回到转型升级大思路上。
首先是产品创新。吕树星强调,新产品没有原有报价束缚,可以适当提高利润率。比如其所在公司就开始生产一款自身具有温差,“冬暖夏凉”面料的高端被套出口日本市场。
其次是技术改造。“做生意不亏钱是大前提”,吕树星说,这需要在跟客户保持完全沟通的前提下,对出口产品式样、大小、重量等进行适当改变,以达到降低成本、对冲日元贬值带来的汇兑风险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