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过对河北沧州、衡水、邯郸、石家庄等地了解,目前,各地棉花市场呈现两个特点:
一.棉花收购企业数量锐减
“现在我们这里还在收的企业大约50家,都是400型企业。”3月8日,沧州某400型企业负责人李经理说,沧州地区的河间、吴桥、东光、献县、沧县等几个重点产棉县在棉花收购旺季,开机的加工企业600多家,春节之前仍然保持230多家,现在只剩几十家了。收购企业之所以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因为本年度棉企主要依靠交储赢利,随着国家收储结束日期的日益临近,多数企业提前退市结算;再有近期市场籽棉数量日渐减少,企业日收购量仅2000-3000斤,也有半数左右的企业连续几天不开张,继续收购等于空耗时间。据了解,衡水地区维持收购的企业60多家、邯郸30多家,石家庄地区约70家,整体数量较春节之前减少70%左右;
二.今年棉花加工行业多数企业遭受重创,60%以上企业表示退出棉花收购市场
衡水一家400型企业已有5年的从业历史,但这家企业自建厂仅前两年赢利丰厚,近两年基本处于保本状态。“棉花加工没什么出路,今年不干了。”该企业厂长老刘说,他们企业于3月7日正式停收,核算下来今年他们毛赢利共5万多元,企业共有三个大股东,每个股东只分到一万多元。“还不如出去打工挣得多,铺这么大本根本就不值。”老刘很无奈,现在他们正在商量着转让机器设备,清空厂房改做别的生意。
据了解,今年河北省打算退市企业达到高峰。利润薄、风险大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省内棉花种植面积连年减少,“无棉可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根据河北省统计部门的数据,2012年全省棉花播种面积57.8万公倾,比上年减少8.6%,总产量56.4万吨,下降13.6%。对于今年的种植面积,市场的预期是减少15%左右,仅为49万公倾左右,产量主要视天气情况而定,但预估产量也将大幅减少。尤其是通过对沧州、衡水、邯郸等传统棉区了解,棉农种棉积极性大降,而且今年这些地方农民预留白地很少,小麦种植大增。(中国棉花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