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沭阳纺织,集群转型中的“非典型”样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7-03-03

  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空心化”的现象,一些资金实力较强的实体企业,选择投资房地产、金融等高收益行业,实体经营明显弱化,创业者的信心受到打压,广大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堪忧。

  探路产业转型,首推“智能针织产业园”

  经过深入调研,记者发现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企业受冲击较大,主要表现为熟练技工短缺、劳动力成本优势渐失等问题,传统产业面临生存危机。

  不过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概念迅速普及,中国迎来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为此,在2015年,沭阳针织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率先在全国推出占地1030亩、总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的全国首个智能针织产业园区——“沭阳智能针织产业园”。该产业园的建设不仅为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提供载体支撑,更为产业质态提升、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条件。

  记者了解到,不同于一般的园区,该产业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物管、统一服务、统一要素保障的运营模式。目前,产业园一期13.5万平方米的厂房和配套设施全部建成并配套到位,二期10万平方米厂房已全面开工。

  沭阳县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葛家胜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计划用5~10年时间将产业园打造成百亿级针织品生产基地,形成现代针织制造业高地、品牌集聚地、创意策源地、针织品集散地,推动针织产业从设计、加工、产品、管理、营销和服务体系等各环节全智能化转型升级,让沭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智能针织名城’。”

  近几年,沭阳针织产业呈现出冲顶之势,在业内,更是出现了“南有诸暨,北有辽源,中有沭阳”之说,沭阳纺织则响亮地提出“未来针织靠智能、智能针织看沭阳”的发展定位。可以看到,沭阳纺织产业击破了纺织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瓶颈,以“智能”为手段,稳步驶入快车道。

  帮办服务为全国贡献“沭阳经验”

  作为产业发展的管理者和调控者,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有所作为。而帮办服务水平的高低不仅是一个地区硬实力的体现,更能彰显一个地区的竞争软实力。

  为发展壮大针织产业,沭阳县委、县政府努力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亲商、爱商、富商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国率先推出项目帮办制,在政务改革中一马当先。如今,沭阳在企业帮办服务的理念、模式和队伍建设方面,更是总结出了一套“沭阳经验”。

  据悉,沭阳开发区在帮办服务模式方面把过去的“分区域帮办”转变成“分产业帮办”、“归类帮办”、“专业化帮办”的模式,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服务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又能提高帮办服务的效率和企业市场抗风险能力。

  设立于2013年7月的傲丝生态(中国)有限公司,专门经营高性能纱线、高端面料、高档服装、功能性、绿色环保及特种服装,同时从事家用纺织制品及非家用纺织制品等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投资以来一直比较顺利,今年春节前夕,帮办人员在走访企业过程中,了解到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于是将此事提交管委会。就此,葛家胜召集相关部门进行专题会办,以此为“麻雀”进行解剖,弄清了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直接原因,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与县内多个银行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企业流贷量,降低利率,为企业降本增效。区内的华安橡胶等多家企业也因此获益。

  沭阳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局长、纺织服装产业招商局局长魏伟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我们沭阳秉承‘客商是企业之父,政府是企业之母’的服务理念,实行由开发区、引资单位、职能部门和帮办人员组成的‘四位一体’帮办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的‘预帮办’制度、问题一线会办制度、服务限时制度、落实督查制度、失职查处制度等五项制度,保证政府服务的高效、便捷,达到以商引商的效果。”

  沭阳创新型的“四位一体”帮办服务,体现了沭阳县主政者下定决心发展产业集群的大智慧,最重要的是,沭阳为纺织企业提供了良好营商环境与和谐的政企关系,从而夯实了产业发展的基础。

  打破迁徙“咒语”,打造永不转移产业

  纺织产业转移现象由来已久,是产业受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生态环境约束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在沭阳,其主政者正通过把脉纺织产业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将纺织产业努力打造为“永不转移的产业”。

  纺织产业是沭阳经开区的“2+1”主导产业之一,2015年,沭阳县在经开区205国道以西规划了纺织产业园,产业园面积6605亩,并聘请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浙江省中纺经编科技研究院、东华大学联合编制了产业园的详细规划,内部规划建设“一园三区一中心”。“一园”:即智能针织产业园,以无痕针织引进的“HYQ系列四位一体全电脑数控无缝成型机”为引领,积极引进集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精控智能化控制技术、现场可编程技术、物联网络管理技术、计算机花型 CAD设计技术为一体的生产企业入驻,提高针织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三区”:即纺织织造区、家纺区、辅料加工区。“三区”汇集各类纱线生产、各种面料织造以及相关纺织辅料的生产,形成纺织成品前道配套。“一中心”:即公共印染中心。由政府主导统一搭建公共印染中心,服务园区企业,引入节能环保技术,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在沭阳开发区,纺织服装类产业链最长、关联度最高,其中包覆纱及丝袜等针织产业发展优势和产业承载平台日益显著。“纺织产业是一个规模庞大、内容丰富的产业,我们在发展纺织产业的过程中,细分市场、细分产业,选择了成长性较好的包覆纱产业作为我们的突破口,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沭阳县委书记、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胡建军如是说。

  如今,沭阳领导则是站在更高起点着力围绕包覆纱产业链做文章,县政府专门成立产业研究院和产业招商办事处,针对强链、补链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特别是加强对机械包覆纱机和空气包覆纱机等高科技纺织设备生产企业的引进,以及包覆纱上游的锦纶、氨纶企业,下游的织布、无缝内衣、袜子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的引进。力争落户一个企业成功一个企业、成功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努力打造永不转移的产业。


  调研手记:

  “转型”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现实挑战也是难以逾越的。

  但江苏沭阳,从2015至2017,短短两年时间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苏北县域,因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名声大噪。从默默无闻的地方产业,到中国纺织业界的“新星”,这个远离纺织腹地、又恰逢纺企掘金西部的产业转移大潮的沭阳,如何在夹缝中崛起?

  为什么又称其为“非典型”样本?

  笔者认为,沭阳纺织产业的发展,需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创新型政府的敢为人先;相关领导强烈的改革和担当意识;产业带头人对产业所处阶段和环境的清晰认知;地方政府对纺织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

  但能同时满足以上这四个条件的产业集群,并不多见。


以五个“智能”倾力打造中国针织名城

专访沭阳县委常委、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葛家胜

  TAweekly:在当前国内纺织产业“西迁”的背景下,您认为沭阳发展纺织产业的优势有哪些方面?

  葛家胜:我认为纺织产业发展态势用“东升西迁”未来概括可能更为准确一些。作为东部欠发达地区的苏北,既具有长三角的区位条件,又具有西部地区的优惠政策,而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在长三角地区优势明显,可以说苏北是长三角地区周边最后的富矿,因此也是长三角地区纺织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沭阳抢抓这一机遇,近年来,年均引进纺织企业20多家,纺织企业总数达262家。沭阳发展纺织产业的优势可概括为产业配套优势、发展载体优势、发展平台优势、政府服务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以及交通区位优势等“六大优势”。

  比如在发展载体优势方面,为提升全县纺织产业质态、加快产业集聚持续发力,沭阳县委、县政府结合沭阳纺织产业现状,把准市场脉搏,在项目增量上寻求产业发展新机遇,在项目存量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而在发展平台优势方面,沭阳通过举办省级、国家级行业活动,充分享用省纺织工业协会、中纺联在行业指导、信息资源配置、技术引领等方面的优势。与此同时,沭阳还成立了沭阳包覆纱协会、沭阳县纺织工业协会、创办《中国包覆纱》杂志等,有着多种平台优势。

  TAweekly:为落实沭阳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沭阳制定了哪些保护措施?

  葛家胜:为了充分保护企业最大限度享受优惠政策,我们对入驻企业实行“老企老办法、新企新办法”的原则,极力保护落户企业充分享受优惠政策,全力提升政府的美誉度和公信力。

  针对国务院出台的国发【2014】62号文件,沭阳县委、县政府迅速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试行)》,规定对新落户乡镇和开发区企业在设备奖励、贷款贴息、厂房配套与股权投资、人才引进、科技示范以及项目扶持资金等方面给予全面扶持,由企业提出申请,及时兑现扶持政策。这一做法把原有在土地、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由“期货奖励”转变成“现货奖励”,深受企业家的好评。

  TAweekly:未来,沭阳在“智能针织”领域还将做出哪些文章?

  葛家胜:在智能针织领域,我们将围绕“五个智能”做文章,即“制造智能、设计智能、管理智能、产品智能、物流智能”,着力将沭阳打造成现代针织制造业高地、品牌集聚高地、创意设计策源地、针织商品国内外市场的集散地,把沭阳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针织名城”。

  TAweekly:您认为沭阳纺织产业还有哪些亟需补充的短板?

  葛家胜:目前,全县纺织产业急需补充的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影响力、知名度有待加强;二是大型、骨干型企业数量偏少;三是本土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四是产业链配套有待加强,要发展相匹配的现代化三产与生态文明城市及其功能;五是产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还不够高,产品档次有待于提高,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TAweekly: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您认为沭阳纺织将在哪些方面继续发力?

  葛家胜: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首先是要在提升自主创新上发力,实施“三品”战略;其次是要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上发力,推进智能制造;第三,要在推进节能减排上发力,加强绿色发展;最后,要在深度跨界融合上发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正处于加速建设纺织强国的进程中,2017年整个行业仍将保持稳中有进的总趋势。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技术创新为基点推进创新发展、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推进精益发展、以产融结合为抓手推进融合发展、以文化自信为目标推进时尚发展,沭阳纺织服装产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记者-徐长杰 通讯员-姜亚伟 马劲松)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