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作出的既利当前又惠长远的重大战略决策。11月11日,千余名商界精英聚首东湖之畔参加第二届楚商大会,就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湖北经济转型发展,为政府进言献策。20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会派代表,红豆集团总裁周海江,亿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孙荫环等9位全国工商联企业家副主席(副会长),以及一大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企500强的企业家和行业领军人物、互联网精英代表,超过千人一起出席了本次会议。
楚商大会是湖北对外开发合作的重要平台,本届大会以“楚商携手合作,促进转型发展”为主题,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积极引入新理念、新产业、新模式。在民企携手湖北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座谈会上,周海江就如何发挥湖北优势,把湖北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建设“脊梁”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希望湖北要凭借自身优势,抢抓战略机遇,支持骨干企业,以骨干企业带动经济腾飞,实现共赢发展。
在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涵盖11个省市的“长江经济带”正式列入了国家战略。五中全会公告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勾画了蓝图,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也为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规定了基调和方向。周海江认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是湖北最现实、最直接、最受益的重大机遇。
有了这样的机遇,湖北的政府和企业需要怎么做?周海江建议,学习韩国发展经验,支持更多骨干企业,依靠骨干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他解释说,骨干企业主要具备以下三方面条件,包括有自主创新能力、有自主品牌、有自主资本的企业。
市场经济的充分竞争导致产能过剩,导致企业赚钱越来越难,没有利润。但是有一类企业一直能赚钱,那就是垄断型企业。垄断企业有两类,一类是行政垄断,一类是创新垄断,行政垄断是革命的对象,打破垄断是大势所趋,而创新垄断是大众欢迎的,也是政府鼓励的方向。同时创新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常态下唯有创新才能赢。所以,民营企业的最大机会就是“创新垄断”。只要产品有竞争力,产能再大都能在全球找到市场。只有形成这种独一无二的“创新垄断”,才是企业突破过剩经济的必由之路。
那么企业如何实现创新?答案是要企业注重创新能力的打造,抓住“人才、平台、投入”三要素。因为企业没有人才,平台成为摆设;没有平台,人才就没有施展的舞台;没有投入,人才和平台就没有后劲。当然,企业光有创新还不行,还要有自主品牌。品牌是人力、物力、智力和文化的综合体现,也是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的根本途径,是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象征。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很大,但打得响的自主品牌很少。大多数产业都是“被第一”,很多产品今天在广东加工,广东就是全球第一,拿到湖北加工,湖北就是全球第一。谁有资格把产品拿来拿去?品牌拥有者。因此,要掌握国际分工主导权、实现低碳经济、获取高额利润、稳定本土经济发展,必须打造自主品牌。
市场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产品市场,主要看品牌;一类是要素市场,主要看资本。从企业发展角度来看,全国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各种支撑企业发展资源要素一定会优先向品牌企业、上市公司集聚,有了这些能量之后,企业就会出现规模倍增效应。尤其是“新国九条”发布一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资本市场助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功能已愈发凸显。这是实体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走出融资困难的千载难逢的机遇。红豆提出的口号就是要从资产经营型向产融结合型转变,大力推进企业资产的证券化、金融化进程。在产业板块,纺织服装、橡胶轮胎、生物医药、地产等集团四大板块都获得了稳步发展,同时集团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这是红豆发展史上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在金融板块,一方面是证券化,在有两家上市公司之外,还想通过努力形成“1+2+3”拟上市公司群;一方面是金融化。集团成立了投资公司,还入股中民投,加快了打造产融集团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