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柯岩街道的一家纺织品出口企业聘请北京律师,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提交了对埃及合成纤维毯产品反倾销调查的应诉书。据了解,此次埃及反倾销调查涉及柯桥区17家企业,金额达1700多万美元,是去年柯桥区企业遭遇的最大一起跨国反倾销调查案件。
据了解,去年以来,柯桥外贸企业遭遇国际贸易摩擦案达6起,涉案企业26家、金额达2265万美元。“与前年相比,遭国际摩擦案件、涉及企业数、涉案金额分别下降90%、78%、81%。”柯桥区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随着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趋缓,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消费能力不断增长,逐渐成为柯桥区出口商品的重要市场。但随着新兴市场国家消费水平的提高,其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逐渐趋严,针对各类消费产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频频出台。这无疑加剧了柯桥出口企业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摩擦。
不过,随着国际贸易争端的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柯桥企业不再“忍气吞声”,而是在出口国开展了积极的应诉,以减少贸易保护措施带来的损失。在去年10月土耳其聚丙烯拉伸薄膜反倾销案件中,浙江凯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尽管涉案资金不多,但依然坚持积极应诉。“该国家以欧盟标准来核定我们产品生产成本,相当不合理。”该企业外贸部负责人说,“不应诉就失去了市场,保市场是应诉的目的。”该负责人道出其积极应诉的原因。
“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出口企业面对各类国际贸易摩擦,就要像凯利包装公司那样‘挺起腰板’,积极应诉,确保成功开拓的国际市场。”区商务局副局长陈卫星说。同时,去年,区商务局也积极推出多场外贸风险预警业务培训,针对不同的外贸出口新问题,与出口企业及时“通气”。“通过外贸预警培训等,帮助企业了解当前的国际形势,提高企业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壁垒和规避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陈卫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