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杭一棉: 见证中国纺织的发展足迹和变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4-07-14

  昔日晚清赢弱,富饶的江南运河吸引了列强贪婪的利爪。1896年,甲午战败后,南浔巨富庞元济顺运河南下杭州,和当地殷富丁丙、王震元合资筹建了通益公纱厂。

  1897年,在拱宸桥西,一座汇集当时前沿技术的纱厂竣工生产,开了杭州近代纱厂之先河。

  1903年8月,李鸿章远亲高懿丞带着他的实业梦想,来到拱宸桥西侧这块土地,接手了通益公纱厂。

  此后几十年间,历经战乱变迁,通益公纱厂几经易手,最后在1956年更名为杭州第一棉纺织厂。

  ……

  在外侵内扰的夹击下,经历百年,纱厂更迭变迁,杭一棉这几个字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它曾经取得的辉煌仍令人铭记。

  大厂与它的老厂长

  通益公纱厂的建立使古老的运河南端首次响起了机器轰鸣声,一袋袋成品布料逆运河而上,拉开了杭州近代工业的序幕,这也是杭一棉的前身。

  通益公纱厂是当时浙江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由民族资本开办的近代棉纺织工厂之一,纺织业也成为了拱宸桥这块土地上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百余年时间里,杭一棉创造了许多辉煌。作为杭一棉老厂长的方鸿尧,从1952年进厂到1992年离厂,见证了杭一棉一路走来的历程。

  当时进杭一棉工作,也让方鸿尧周围的人艳羡不已。“能进到厂里的可都是精英啊,吃香程度可一点都不亚于现在的公务员呢。”

  但是对方鸿尧来说,更让他津津乐道的则是杭一棉的创新拼搏精神,“当时为了赶货提高产量,我们还提出了三班改四班的生产模式,24小时停人不停机的连续生产,为工厂提高了10%的产量。”如今无论是在杭一棉内兢兢业业的工作,还是后来转制到其他地方,这种积极向上,勇于奉献的精神,杭一棉人一直保持着。

  在交谈中,方鸿尧说起曾经的生产车间也是倍感怀念:“老厂房是我们的骄傲,前不久我去桥西博物馆,发现现在的扇博物馆就是我们原来东纺车间,那也是当时拱宸桥边最高的建筑。”

  1980年,因为生产需要,杭一棉原东纺车间需要扩建,但是车间只有70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远远满足不了新的生产需要,眼看工程就要这样夭折了,杭一棉在当时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向空中要土地,建多层厂房。

  经过三年努力,一座高23米五层楼厂房(三层主厂房、二层技术层)拔地而起,这也成为杭一棉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在方鸿尧眼中,杭一棉是家,他们一家的欢乐幸福,都与杭一棉联结在一起。

  挡车工姑娘与她的劳模丈夫

  杭一棉对当地人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杭州城北居住着许多退休的老工人,在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里,每天在车间里忙碌着,一颗红心扑在工作上。

  沈金娣就是其中的一位,曾经是杭一棉的挡车工人,也是杭州首批市级劳模。

  除了劳模的荣誉,挡车留给沈金娣的,还有重听的耳朵。“我在布机车间,机器噪音很结棍的,挡车工年纪大了,很多人耳朵都有重听。”

  如今,沈金娣还清晰地记得,她进工厂那一年,才14岁。在车间里做挡车工,“布机是拖皮带的,线头儿断掉要穿,动作手脚要快,换梭快,抽梭快,布就织得快,蛮复杂的。”

  沈金娣当上劳模,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做出来的劳模”,“早上很早走着去上班,上班连续做8个小时,为了赶工吃饭也是车间里吃的,自己不停钻研怎么可以做得快些,更快些。”

  1951年,沈金娣被评为杭州市首批劳动模范。在全市劳模大会上,她不小心绊了一跤,一个小伙子扶住了她。小伙子叫姚方伯,也是劳模,跟沈金娣是一个单位的。

  尽管过去50多年,沈金娣回忆起当初那一幕,脸上仍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姚方伯对我印象蛮好的,后来就托厂里的技术干部来我家说媒。”姚方伯就这样成为了沈金娣相伴一生的人。

  婚后,老姚和沈金娣两人仍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沈金娣的挡车工技术越来越高超,她开始“扩台”,人家管一台机器,她可以管两台、三台,在凭产量拿工资的日子里,沈金娣的收入就比别人高。

  老姚的贡献更是了不得,当时设备落后,在棉纺车间,棉花变成棉纱,会产生大量棉尘,戴着口罩帽子还很容易损伤身体。老姚钻研好久,改进了清棉机的吸尘装置。从此,车间里扬尘大减,惠及每个工人。老姚还先后去了富阳等地筹建了好几家纺织厂。

  如今,老伴已经去世,但是对于沈金娣来说,杭一棉一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那些年工作的快乐时光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沈鸿川与他的《拱宸春光》

  1958年,杭一棉新扩建西纺车间、新华织造车间投产……一个百年老厂,在职员工6000余人,需要文化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就这样沈鸿川来到了杭一棉,为工厂职工带来了文化的气息。

  每到傍晚时分,沈鸿川就会坐在拱宸桥头,弹奏各式乐器,一批批爱好音乐的青年工人慕乐而来,在他的辅导下,杭一棉文化创造出不朽的辉煌。

  当年,拱宸桥下的大运河百舸争流生机勃勃,河上船运的汽轮声、龙舟竞赛的锣鼓声与纺纱织布机声交相呼应,令沈鸿川有了创作的冲动,谱写出一曲脍炙人口的《拱宸春光》。随后这首由工人自创自弹的器乐合奏《拱宸春光》还组团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演出。

  这场赴京演出不仅“捧红”了《拱宸春光》,也为杭一棉带来了另一个重量级节目——舞蹈《巧姑娘》。

  赴京的老工人马良英看到山东参演的纺织舞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随后他就前往山东学习研究该舞蹈,在返厂后结合杭一棉纺织姑娘的特点创作了舞蹈《巧姑娘》。

  每逢重大节日,“巧姑娘”们都要到杭州人民大会堂或工人文化宫去跳舞。偶尔有外宾来访,这个舞蹈队也是站在欢迎队伍最前列。

  1959年,当文艺活动在杭一棉遍地开花之时,厂报《杭一棉小报》也应运而生,刚初中毕业,嗜好舞文弄墨的张雪良被调到厂部创办厂报。

  张雪良与他的同事们利用空闲时间,用自己的思想和手中的笔记录下一桩桩、一段段杭一棉人献身一线,建设国家纺织工业事迹,“小报”一问世就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

  这期间,小报在外观上也做了许多改进,从最初刻蜡板油印改为用老式铅字打印机排版打印。“当初做报纸绝对纯手工,你不单要会写会画,刻印技术更不能差,不然刻坏了,那前面的工作全都白废,必须重新誊刻。”张雪良说,“不过看到刻印出来的一张张小报,被工人们传阅时,感觉忙都是值得的。”

  一张小小厂报,记录着工厂的发展、见证着杭一棉的风风雨雨、荣辱兴衰。遗憾的是,如今这张记录着杭一棉50多年历程的小报已经难觅踪迹,它也只能留存在那些老工人的记忆之中。

  一家五口与老厂的回忆

  张建敏的父亲曾是杭一棉工人,在他的记忆中,当时他最爱跟着父亲上班,一个原因就是中午有好吃的。

  父亲节俭惯了,中餐几乎总是家里自带的剩菜剩饭,但只要儿子去了,父亲总会给张建敏去食堂买好吃的。捧着父亲大大的搪瓷饭碗,吃着食堂的大馄饨或凉拌面,真是鲜美无比,百吃不厌。食堂还有其他好吃的,鞋底饼又脆又香,大发糕又松又软。如今想来,还令张建敏口水直流。

  除了张建敏自己,他的两个姐姐与杭一棉也有着割不断的情谊,两人都曾在杭一棉子弟学校读书。大姐在杭一棉做过临时工,后来参加市里统一招工考试,到旁边的印染厂工作。二姐则一直在杭一棉工作,做过不同工种,后来被选为东织车间团总支书记,改制之后仍在离退休工人中心工作,负责为老工人联系住院、报销医药费等。

  可以说张建敏一家50多年的家族史和杭一棉50年的纺织史乃至杭州50年的工业史已融为一体,分割不开。

  今天,漫步桥西,已听不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看不见忙碌的纺织女工,但依然伫立着的杭一棉老厂房,写满了岁月痕迹……

  厂房下,一根根粗壮的原木撑起的大坡顶,光线从老厂房的木格子老虎窗中透射进锯齿形的厂房中,厂房下已被改造成为了一座座博物馆,展示着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精品。

  杭一棉不在了,但它所留存下来的老厂房却与老工人们风雨相伴,见证着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足迹和变迁!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