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港交所第一时间看见虎都全球招股的消息时,记者脑子里跳出来的第一反应是,虎都终于要上市了。
遥想七八年前,那时与泉州当地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或者泉州服装企业一聊天,提起男裤企业都是言必称九牧王、虎都,那是怎样的荣光?而几天前,当看到虎都即将上市的消息、记者给一名曾就职于虎都的中层管理者打电话、询问他对虎都与九牧王等企业目前差距的看法时,他不假思索地来了句,“那差远了。”这又是怎样的尴尬?
虎都与伙伴们的差距越拉越大,也就是这五六年的事。2008~2012的这几年,国内中高端商务休闲男装市场持续向好。在这一阶段,包括利郎和九牧王在内的国内一大批男装品牌发展提速,尤其是在各自上市后,发展更是步入快车道。
它们的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如利郎聘请了著名设计师计文波操刀品牌设计,凭借形象代言人陈道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提升了人气。同时,它们加速跑马圈地,终端店铺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由此带动了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
以九牧王为例,在其2011年上市前的2008~2010年,它的销售终端年复合增长率约为7.96%,其营业额也快速增长,分别为12.3亿元、14.04亿元(同比增速为14.15%)、16.75亿元(同比增速为19.3%)),净利润分别为1.93亿元、2.58亿元、3.6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阶段,随着一批国际二线品牌加速抢滩国内市场、国内男装市场竞争加剧、消费群体需求更加细分、电子商务业态迅速崛起等多重因素影响,利郎、九牧王等品牌的经营理念、终端模式开始进行一些深度变革,如加大由批发模式转向零售模式力度、在终端开出面积达上千平方米的多品类直营旗舰体验店、涉足线上探索电子商务运营、收购或自创副牌进行多品牌运作,尝试拓展新的消费群并寻求新赢利点等。
而恰恰就在市场风云突变、最为关键的这一阶段,虎都的经营却一直不温不火,没有什么新意。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更何况商场如战场。以至于今天的虎都,虽仍能在商务休闲男装市场排上个位置,却已是处境尴尬,差距明显,而这种差距体现在多个方面。
从销售规模看,虎都与同处泉州的商务休闲男装三巨头七匹狼、九牧王、利郎的年销售差距约在10亿元~15亿元,差一个数量级。
在男装市场空前低迷、各品牌业绩纷纷下滑的2013年,三巨头七匹狼、九牧王、利郎的总营收分别为27.73亿元、25.015亿元、22.986亿元。而在形势较好的2012年,七匹狼、利郎、九牧王的营收规模分别为34.77亿元、27.934亿元和26.0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05%、3.15%、15.20%。
从销售规模和利润看,虎都现在的水平大致相当于九牧王在上市之前的2009年的水平。记者查询九牧王当年上市招股书数据,2009年九牧王的营业额为14.04亿元,净利润为2.58亿元;而2013年虎都的营收规模为14.528亿元,净利为2.385亿元。
从店铺数量看,虎都与3家领军企业的差距在1800家~2200家,同样差一个数量级。截至2013年年末,七匹狼的店铺总数为3502家,利郎集团的店铺总数为3455家,九牧王的店铺总数为3124家,而虎都为1300家。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近几年面对市场变局,七匹狼、九牧王均加速由此前的批发模式向零售模式转型,不断提升直营店占比加强对终端的控制力,同时开始尝试期货订货与现货订货相结合的模式。截至2013年年末,七匹狼有直营店464家,直营店占比为13.25%;九牧王有直营店778家,直营店占比为24.9%。
但在虎都的终端体系中,只在泉州本部有两家自营店,其余1298家店铺均由分销商经营管理。把终端经营几乎完全交由经销商,受制于经销商,其经营风险非常大。一旦分销商投向别家品牌的怀抱,品牌在当地的市场的拓展就功亏一篑。虽然虎都自2007年后大力推进“区域化”分销举措,力求降低在区域市场对某一个或少数几个分销商的依赖,但这并不能根治这种风险。
从企业经营战略思路看,虎都也已与三巨头差距明显。近几年,为了扩大消费群,提升市场占有率,利郎、九牧王都先后开展多品牌经营,利郎创立L2,九牧王收购了FUN和高端男裤品牌浪肯。虽然它们的多品牌之路仍处于探索期,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多品牌经营却是大势所趋,早布局早受益。而虎都目前仍只是高度依赖虎都这个单一品牌。
而且,为应对电商搅动的渠道变局,三巨头这两年均已大力布局电商,且已开始收到效果。如2013年九牧王电商渠道收入已有约1.25亿元,同比增长约25%,占总收入的比例已达5.3%。而虎都在这方面却仍处于在天猫、京东开个店铺这种初级阶段,尚谈不上有所布局。
事实上,这也不只是虎都一家的尴尬。在国内中高端男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面对一批国际一二线男装品牌及国内市场上七匹狼等领军上市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要想不被对手拖垮、打倒并有还击之力,拼尽力量寻求上市已成为一批二线男装品牌不得已的共同选择。
而随着虎都的即将上市,整个福建泉州商务休闲男装板块中比较知名的企业就只剩下了柒牌和劲霸仍处于资本市场大门之外,它们的压力可想而知。你见或者不见,差距就已摆在那里,别说超越,就连跟跑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但就算再难,也要奋力一搏,也只能赶紧加速向前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