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企业在经历这两年高棉价带来的困境后,特别是中小企业,已经没有多少招架之力,除了调整产品结构、产品升级外,降低成本成为重头戏,一切不必要的开支都免了。
不少企业对生产需要的机物料与器材能省则省,尽量挑选便宜的,且用棉等级越来越低,降成本已达到极限,造成生产水平、质量与效率明显下降。如果长此下去,企业很容易把自己的品牌搞垮,反而得不偿失。也有些中小企业在选用胶辊、胶圈及钢领、钢丝圈上十分随意,造成生产水平始终上不去,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
“一分价钱一分货,只有买错没有卖错”的道理谁都清楚,器材及部件的最终价值通过其功能完善、可靠性、长寿命以及创造的价值来体现。有企业采取简单化的采购方式,只认价格便宜,这种“便宜货”往往会变成“问题货”,其对企业生产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不少中小企业老板对进厂后的器材及部件寿命,对产品质量影响,及对生产效率影响很少详细过问,结果生产的产品始终上不了档次,只能以量取胜。如果企业老板能注重“四个零(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速度损失为零)”的生产理念,并立足长远做品牌,那么企业对器材及部件的算账方式就会完全不同。
棉纺织企业对于机物料与器材的选购,应既看进厂价,又要看进厂后在生产全过程所有与生产效能、后道客户质量、环保节能、用工、维修、机物料损耗等严格考核的实际效果总价,即既算外在表面账,也算内在明细账,既算眼前账也算未来账。
纺纱器材选用是关键
纱线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料成本和纱线工费成本。工费成本主要有两大类:A类成本即动力、修理费、材料消耗、折旧费等;B类成本即工资、管理费、业务费等。除去原棉成本,A、B类成本不相上下。A类成本中材料消耗费用占1/3以上,材料中关键器材如针布、胶辊、钢领费用占2/3左右。
细纱工序的能耗、用工成本在纺纱厂占据一半左右,选择性能好的器材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在不少纺纱厂都是经过十分艰难的抉择或付出很大代价才有所改善。胶辊、胶圈与钢领、钢丝圈两大类器材对细纱机的产品质量、断头率、生产效率、消耗、用工等尤为重要,许多企业羡慕无锡一棉万锭用工如此少,其主要经验固然是推行管理创新,但这些都是建立在设备精良无故障,高效、可靠的基础上的。高质量产品需要完善的机器设备,而器材是关键。无锡一棉对器材的选择十分苛刻,根据用户质量要求,国产器材达不到要求就毫不犹豫买价格贵数倍的进口配件,无锡一棉生产针织纱选用进口钢丝圈的依据就是使用进口钢丝圈毛羽本身并不少,但毛羽差异小。
江苏一家纺纱纱厂也尝到了其中的甜头,两年前细纱单产仅为36.2kg/千锭时,经过两年努力提高到38kg/千锭时,不要小看仅仅增加的1.8kg/千锭时,产量增加4.74%,按平均支数32支计算,一万锭一年增加产量约74吨,该纺纱厂6万锭比两年前增加444吨产量,这是真正多出的效益。
除了管理因素,胶辊抗卷绕及性能的选择对产品产量也有很大影响,比较几家的钢领及钢丝圈发现,有的价格虽然贵了2~3倍,但毛羽H值与毛羽变异系数、使用时间(超过15天)均好于其他厂家,不仅大大减少换钢丝圈人员工作量,而且减少挡车工接头工作量,千锭时断头从两年前25根左右做到10根左右,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家纺纱厂终于决定,今后器材的选用以实验室数据为准,任何人不得干预。
新器材让人耳目一新
随着高速、高产细纱机的出现,与之相适应的器材应运而生,细纱罗拉速度加快,相应加压增大,胶辊握持纤维动摩擦系数增大,高弹低硬度钳口握持面长度比中弹性高硬度胶辊更加有利于纤维的牵伸运动,有利于改善条干CV%值、断头、毛羽等质量指标。
胶辊因材质与工艺的创新正在发生着意想不到的变化。丁腈橡胶胶辊多年前开发出了65度软弹性胶辊,使纱线条干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丁腈橡胶如果低于60度,重压下,橡胶中分子链很快断裂,寿命大大缩短。有企业反映,即使选择日本胶辊,涡流纺使用的丁腈胶辊在纺涤纶、涤棉、人棉时短则使用一周,长则20天,胶辊就严重起槽,每年胶辊更换费用在100元左右。但浙江三门的中瑞聚氨酯生产厂,采用全新欧洲生产工艺,用液态混合及独特配方取代传统固态混合,无需担心产品表面有气孔及杂质、硬度不匀等问题,打破了过去固有的聚氨酯只是使用寿命长,质量不如丁腈橡胶的陈旧看法,使用寿命及质量指标超过日本产品,在新疆、江苏、浙江等地的纺纱厂受到追捧。
新型聚氨酯抗臭氧性能远胜丁腈橡胶,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远比丁腈橡胶高,且硬度范围更大,最低硬度可做到55度,在纺制纯棉精梳纱及化纤混纺纱可在同等条件做到最小锭差,毛羽极差、更好的强力CV%值与条干CVb值。新型聚氨酯回复弹性、吸收振动能量明显好于丁腈橡胶,耐油性能和耐臭氧性能极强,低温性能出色,添加导电材料,其抗静电性能和防缠绕性能优于丁腈橡胶,是高品质、高支纱新的选择。
虽然用新型聚氨酯价格偏贵,但却能提供更大价值。经过权威部门检测,聚氨酯磨损度仅为丁腈橡胶的45%。以一万锭作为计算标准,普通丁腈胶辊4.5元,平均使用6个回磨周期,用新型聚氨酯可增加3个周期,则可节约2.25万元;无需涂料处理,万锭年可节约2000元;由于同等条件降低摇架压力,每台(500锭)每天节电12度,万锭年可节电6.72万元;胶辊间减少用工与磨床磨胶辊用电折万锭0.8万元,几项加在一起可节省近10万元。如果考虑新型聚氨酯抗卷绕增加产量1%及提高质量附加值200元/吨,以平均纱支32支,年产量1500吨,增加产量15吨(工本费5000元/吨)两项增效37.5万元,即采用新型聚氨酯后万锭节约和增效至少47.47万元。
钢领型号及钢领、钢丝圈表面特性是决定纱线系统能否高效率的关键,配置得当不仅帮助提高钢领、钢丝圈之间润滑膜的附着力,还能改善摩擦区运行性能,降低钢丝圈的磨损。好的钢丝圈几乎无走熟期,使用周期较普通钢丝圈延长1~3倍。高品质钢丝圈,钢丝圈差异极小,稳定气圈,减小锭差,成纱毛羽、棉结少。
同样,在细纱高速及纺制紧密纺纱使用的钢领,尤其是钢丝圈完全依赖进口,一盒进口钢丝圈价格为800元,是普通钢丝圈的20倍以上。重庆金猫、常州航月等企业通过与高校攻关及引进国外部分先进技术,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常州航月一款类似ELudr的钢丝圈,每盒价钱大概150元左右,虽贵却物有所值,纺纱厂挡车工用后都不愿再换其他钢丝圈。
抓好性价比科学控成本
企业在成本控制中下达三四项指标即可,如用棉量控制大成本,用水、用电、用气控制能耗,劳动生产率控制用工等根据产品附加值控制性价比。
性价比不是一般意义的货比三家,而是由客户产品质量要求,生产管理全过程的损耗,生产总效率,总核算成本。比如华茂集团为了确保质量长期稳定,选用器材也必须长期稳定可靠,有利保全保养维修方便、减少工时、减少操作断头,提高生产效率。未来的纺纱发展方向是实现无人化,全自动化生产,这就对器材提出很高的要求。
目前,进口针布梳棉、精梳新型针布使用寿命均在3~4年,钢领可达5年以上,胶辊可达3年以上。国内产品差距较大的仍然是针布和胶辊。胶辊每隔几个月磨砺一次,并加油污染胶辊表面,每磨砺一次直径变小,加压变小,工艺变化过多,影响产品批次间的质量,加上高温高湿胶辊加大上涂料,这种污染环境及影响操作工健康的处理方法早已被国外所淘汰。所以,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耐磨少磨免加油的胶辊将被普及。
企业的生产经营应遵循市场规律,科学理性进行生产管理。企业经营者应改变陈旧的观念和理念,算账的原则要全面、系统、科学。细纱工序是体现效益的关键工序,胶辊、胶圈及钢领、钢丝圈又是细纱关键器材,控制好性价比做到细纱机在高速、高效、高质量的条件下生产,才能获得整体效能及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