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恒逸集团获悉,该集团去年出口业务再创佳绩,全年出口化纤产品达34.4万吨,同比增长74.2%;出口额达5.28亿美元,同比增长65.83%。特别是,集团旗下萧山区域的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出口量达12.9万吨,出口额2.2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4.2%、52.53%,这也是我区首家年出口额突破2亿美元的企业。
出口增幅集中在新兴市场
据介绍,目前承担恒逸集团出口业务的子公司主要有两家,一家即位于萧山的恒逸石化有限公司,另一家是位于上海的恒逸聚酯纤维有限公司。较同期,2013年度两家公司出口额数据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其中,恒逸石化出口的产品包括DTY、FDY等四类。”恒逸石化外贸部经理沈志军表示,这中间又以DTY出口量最大,全年出口7.34万吨,出口额达1.39亿美元。据悉,DTY是一种经过变形加工后形成的成品丝,是织袜、织带等下游产品原材料。
据悉,去年恒逸石化产品主要出口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但其方向集中在新兴市场领域,如巴西、土耳其、印尼等,而欧美地区比例则较小。沈志军解释,这跟区域经济结构有关。“新兴市场的纺织产业较发达,对化纤原料需求大;而欧美产业层次更高,纺织企业数量很少。”沈志军说。
恒逸石化出口的强劲势头,直接拉动整个集团出口业绩快速提升。据了解,去年恒逸出口占整个集团的业绩比例,已从前一年度的10%左右一跃达到了17%,足足提高7个百分点。事实上,根据最新的海关排名情况,恒逸年度进出口总额跻身行业前列,成为浙江省排名最靠前的民企之一。
产业链红利带来价格优势
“产品竞争力强。”谈到出口增长动力来源时,沈志军坦言,相比同类同质产品,恒逸的产品价格低了5%到10%,价格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市场吸引力较大。
据分析,得益于上下游产业链的打通,恒逸采购的原料成本较低,而直接反映在出厂产品上,就是售价也相应下调。“比如聚酯切片,其主要原料是PTA,而恒逸自身就是国内PTA主要生产商;换言之,我们是自己给自己供货。”沈志军说。
据了解,当恒逸石化开始生产出口产品时,则直接从下属的宁波、大连等PTA工厂拉来原料;但相比之下,其他同行则需从市场上采购,因此成本较高。
不仅如此,目前国内化纤产能严重过剩,企业间价格战屡屡上演,最终拖累整个行业平均盈利水平。因此,这对企业形成倒逼,迫使企业除国内市场外,还要把目光聚焦到海外市场,而恒逸无疑是其中做得较成功的一家。
沈志军介绍,从去年年初,公司就提出“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战略,比之前更重视出口销售。“无论从人员配置还是营销力度,都花费了大量功夫。”沈志军说,公司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汇率变化等诸多不利因素,最终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