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瑞昌棉业走出去:率20万非洲农户种棉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3-06-18

  农业,是国之根基,经济的主脉。却同时面临着高投资、慢回馈、高风险、广覆盖等一系列难题。对于“走出去”的企业而言,这无疑是吃力不讨好的敏感领域。

  而瑞昌棉业就是“迎难而上者”:在非洲,它为地区经理配皮卡车,县级经理发摩托车,村级经理给自行车。“中国味儿”十足,却与当地水乳交融。

  入非十多年,“不经意间”被披上种种传奇色彩:瑞昌棉业在非洲不占有土地,每年却能产出10万余吨籽棉;带去70多个中国员工,却组织1300多名“非洲经理”,串起20多万非洲农户网;从事“最简单”的农业,却带动着6000多万美元的棉花收购资金,在当地与“就业”、“富裕”直接划上等号……“走出去”,瑞昌棉业趟出了一条特色的“中国路”。

  它还在继续往前走,近期,6个新工厂在非洲进入建设,瑞昌棉业展开了更宏伟的构想:打造海外棉纺产业链。

  “订单农业”趟出中国路

  “最初,我们不过是欧美等企业的"追随者"。”青岛瑞昌棉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远回忆,2003年,公司初到非洲,此时美国嘉吉、英国普莱克斯、印度奥兰……世界农业巨头早已划好地界。“买地”种植,此时似乎才是“走出去”农业的主流。

  而瑞昌棉业选择了另一条道路:订单农业。企业与非洲农户,一家一家地签订合同。企业下单农户耕种,不占有土地,避免摩擦的同时,迅速在当地站稳脚跟。

  “奔驰车再好,在非洲农田里,也没有当地的拖拉机好使。”在管理细节上,王传远笑言方法“有中国特色”:将管理服务划分为地区、县、村三级,发工资雇佣当地人做“经理”,负责与农户签订合同,然后将种子、农具发放到各家各户,并进行技术指导,待收获季节,上门现金结算收棉。

  瑞昌棉业这种本土化的管理方式,在中国开发银行青岛市分行强大的资金保障,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青岛分局的有力工作支持下,促成了瑞昌棉业强大的影响力。截至目前,瑞昌棉业已经在非洲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等6个国家从事棉花种植管理,雇佣当地经理1300多名,涉及20多万非洲农户,覆盖土地数十万公顷。

  顺利铺开战局,瑞昌棉业完成了对欧美企业的赶超。2012年,企业承担起中国援建马拉维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项目,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在非洲直接合同种植、收购、加工棉花的企业,瑞昌棉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特色模板。

  海外构建完整棉纺产业链

  瑞昌棉业的“野心”,绝不仅仅是棉花种植如此简单。

  近期,瑞昌棉业在非洲的6个新工厂密集上马,王传远非洲中国“两头奔波”中,正低调“密谋”瑞昌棉业的新未来。

  记者了解到,2013年,瑞昌棉业将在非洲成立纺纱、织布等生产性工厂。继棉花种植之后,统一回收进行加工,轧花、纺纱、织布……构建起完整的棉纺产业链,并将生产的棉纱产品运回中国销售。

  这并不是突发奇想。十多年来,瑞昌棉业在非洲建起了6个轧花厂和2个榨油厂。“榨油厂榨出的油在当地消化,价格很低基本没有利润。”王传远很坦诚,最初建厂并非以收益为目的,而是为了在当地“卖人情、树口碑”。

  而随着非洲人工成本优势的凸显,瑞昌棉业融入了世界制造业转移的大潮。据悉,目前瑞昌棉业马拉维工人工资,每月仅为40~50美元,这与中国人工成本相比,有很大优势。而另一方面,瑞昌工人是当地的“准中产阶级”,企业提高了当地收入水平,拉动了非洲的“致富之路”。

  更为关键的是,这种“产业化”切合了非洲的发展思路。产业基础缺乏,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最大桎梏。目前不少国家相继发布“开放”政策,最终目的则是希望建立当地的经济产业,崛起自己成熟的“工人阶级”。

  藉此,瑞昌棉业收到了所在国政府的高度赞扬。“通过棉纺产业链的打造,不仅企业从中获益,也能够帮助非洲建立起产业基础,实现经济根本上的双赢。”王传远表示。

  棉花背后的文化交融

  “走出去”,瑞昌棉业收获的不仅仅是棉花,也不仅仅是农业。“一方面,瑞昌棉业成功实现了两国资源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拉长产业链在当地生产加工,将帮助非洲兄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迈进。”青岛市商务局副局长淳于贤力评价,此种“双赢”的海外拓展,才是企业“走出去”的真谛。

  “融合”是瑞昌棉业在非洲的关键词。

  在棉花种植上,企业把优良的棉花种子,免费送到农户手中。此外,还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带到非洲,并通过网络进行全程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改变了当地“看天吃饭”的农业面貌。

  在工厂生产上,瑞昌棉业选择尊重当地工人的生活习惯。针对非洲人权意识强的特点,坚持工作双休,加班有加班费,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截至目前,在非洲雇佣各级经理1300多人,工厂工人2000多人,临时性员工5000多人,种植、生产井然有序,为解决当地就业,发展当地经济注入极大活力。

  “在非洲十多年,企业形成了一种责任感。总觉得自己是当地人的朋友,也是几十万人的衣食父母。”王传远表示,下一步,企业将把更多的援外资金,投入非洲基础建设和粮种改良上,他甚至希望能够帮助当地建立气象系统和无线广播,让非洲真正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青岛财经日报)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