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纺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相对薄弱。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我国应加大新兴纺织品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完善国家层面的纺织科技创新研发基地,加快纺织产业走向生态、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了解到,尽管近年来我国纺织产业科技进步显著,并带动了产业创新发展,但是,我国纺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仍相对薄弱,在体现产业向高端、可持续发展的纺织原材料,高端及高技术纺织品创新设计与开发,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生态染整技术以及应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等方面仍有待加快发展。“纺织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畴应包括新型纤维材料、新兴产业用纺织品以及生态染整、先进纺织装备、纺织产业信息化等。未来,我国应加大新兴纺织品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促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据媒体报道,当前,我国纺织产业相关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仍很不完整。对此,俞建勇认为,目前,纺织行业中最为短板的是负责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成果产业化开发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布局不够完善。未来,国家相关部门应重视布局,完善国家层面的纺织科技创新研发基地。
目前,纺织企业已经从以往的贴牌代工、按照客户需求、纯粹提供加工为主,逐渐演变成通过加入创新设计元素,为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以便选择;有些企业更是往品牌方向发展,使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扩大合作空间。
业内人士认为,优化产品设计能力成为企业打开纺织市场的重要途径。中国市场的多元化使品牌的自主设计意识增强,为设计师成长提供了沃土。随着市场的发展,本土企业与品牌的设计需求日益明显,人们对于产品的优化设计的诉求不断增加,品牌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品质,他们追求个性和风格,以及产品自身应有的内涵。从行业来看,每年超过200多家纺织服装设计院校的专业设计人才满足了纺织行业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内纺织企业正在积极加强与国外专业的设计机构进行实质性合作,迅速提高纺织产品设计水平。
此外,“以协同创新交叉融合多种新科技,推进纺织科技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俞建勇表示,纺织产业的科技创新不仅要实现行业内产业链协同创新,而且要实现多学科及跨行业的协同创新。“我国纺织产业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加快纺织产业走向生态、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向新兴产业领域深度拓展,进一步推动纺织产业适应和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俞建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