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四米高架上垂下千根线
今年50岁的王德芳是移风店镇甄家庄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在他家的一间屋子里,一台用铁棍扎起来的架子稳稳地竖在房中央,一根根白线从架子顶端整齐地垂到底部,几名工人正坐在板凳上小心地梳理线,旁边各种颜色的线整齐地堆放在一起。“今天最后一张地毯下货,现在正在做最后的整理。”12月19日,在王德芳的家中,看着这张即将完工的地毯,王德芳和几名工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这个架子就是工作台,有近四米高,这些垂下来的白线我们叫经线,总共有1000根。”王德芳说,即将完工的这张地毯的花边和中间的唐三彩图案加起来有几十种颜色,根据地毯的设计图案,工人需要在经线上一个结一个结地打,整个地毯能有数万个看不见的结,经过20多天的加工地毯终于完工。
王德芳介绍,制作这张地毯时,单是刚开始的时候在架子上挂这一千根线,就花了两个工人整整一天的时间,整个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结每一个点都需要瞪大眼睛仔细进行。
红火时候12个架子50名工人
在加工车间的一角,还有一些已经拆卸的架子,“这些是以前用的架子,现在用不了那么多了,就保留了这一个。”据介绍,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移风店镇的妇女就不再是田地里的主要劳动者,她们大多数不是进了生产队里的草编厂,就是到村里或镇上的地毯厂上班,几乎全年都在从事副业生产。
当时分布在移风店镇驻地周边的村办地毯厂就有甄家庄村、店东村、堤前村、官庄村、李家庄村、马军寨村等村庄,这些都隶属即墨市地毯厂的村办厂子,以丰厚的报酬吸引了周边村的妇女从事地毯加工。“当时农村还是大集体时代,从事地毯加工的妇女除了每天可获得满勤的公分以外,还要和工厂平半分得产品的利润。”王德芳说,那时候工人们每月最高能拿到奖金五百多元,相当于今天的白领阶层。
1988年王德芳曾被即墨地毯总厂调去干了三年的乡镇分厂的技术维修,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地毯厂也实行了改革,王德芳回到了村里自己建起了地毯加工厂。由于经营有方,上世纪九十年代,他的家庭地毯厂拥有12个架子,五十多名工人。每月工人的工资平均都在800元以上。由于他的工人来自周边的好几个村庄,因此那时的王德芳是远近闻名的大老板。
手工地毯技艺待续香火
记者了解到,目前移风店镇懂手工地毯制作的人不少,但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就剩王德芳一个人。“据我所知现在青岛其他地区好像也没有了,再往后的青年人可能都见不到这个东西了。”据介绍,改革开放后大量服装针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即墨落户,当地的妇女都进了城,农村的劳动力越来越少。
加之大工业时代的到来,机械、电脑的普及使得手工业生产越来越受到冲击,就地毯生产而言,大量的电脑制作,使得手工制作变得几乎没利润可赚,一个从事手工制作的地毯工人挣得工资不及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人的一半,于是,手工地毯成了无人问津的行业。2010年,王德芳家的地毯架子仅有一个仍在使用,仅有的两位工人因为接送孩子上学,不能出去上班,就在王德芳的厂子里抽空干点。
王德芳说,他是怀着对这门手艺恋恋不舍的情怀,一直坚持到了今天。有好几次,他都下决心要把这些机械卖废品,可想想自己干这个行当已经30多年的时间,对这些架子和线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他才一直坚持了下来。说到坚持,王德芳说,现在自己家养奶牛是主要收入,地毯加工只是有人找才做。
制作精美如今多是收藏
记者了解到,手工地毯的价钱是按照面积算钱,一平米的价格在1000至2000多元不等,虽然价格上不占优势,但是手工地毯的加工技术是机械加工远远代替不了的,“机器做出来的花和图案与人工的很不一样,人工地毯上的图案栩栩如生,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王德先说,手工地毯的用线颜色可以达到几百种,会制作出绘画的效果,而电脑制作的图案,用色不到十种,在艺术质量上远远达不到手工的水平。
王德芳说,有一年,他为青岛外贸定制的一件《圣母玛利亚》图案的地毯,制作完成后,客户竟当成了一幅油画作品。2009年还有两位外国老人专程找他帮忙加工两张人工地毯作为收藏品,“现在找我做的基本上都是收藏,但是能懂得手工地毯这门手艺的人不多了。”他说,现在找他做地毯的人年龄最小的都将近50岁,今年自己一共才加工了5张地毯。“这些设备我不会卖,我得把这门手艺往下传,别让好东西就这样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