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缫丝
做成的蚕丝被
霜降节气一过,正是晚秋蚕茧落簇采收季节。在地处富阳西北山区的洞桥镇枫瑞村菖蒲自然村,蚕农们传承数百年的技艺,根据订单忙着手工制作清水蚕丝被。
据清光绪《富阳县志》载:“富春虽濒江,民不以鱼盐为业,男力耕女勤蚕织。”洞桥镇是富阳的蚕茧主产地,全镇拥有桑园5800多亩,最多年份饲养蚕种突破万张,产茧量占富阳半壁江山。上世纪80年代末,生态良好的洞桥镇枫瑞村菖蒲自然村被杭州市蚕种场选定为蚕种培育基地后,每年户均饲养种蚕3张,蚕桑经济成了小山村里百来户农家的主要收入来源。
目前,在富阳,能够手工制作清水蚕丝被的只有菖蒲蚕农了。据该村七旬老人袁雪奎介绍,制作清水蚕丝被主要有七大工序:第一步选茧,挑选优质双宫茧作为原料;第二步煮茧,用独特的秘方煮茧除去异味,严格控制煮茧的温度和时间,避免高温将蚕蛹煮烂,造成蚕丝不干净;第三步漂洗,把煮熟后的茧浸于清水之中,这其实是一个脱脂的过程,丝胶除去愈净,丝棉质量愈好,蚕丝被不容易板结;第四步剥茧,用指甲剥开蚕茧,掏出蚕蛹,并把蚕茧撑开扩松绷套在手上,待叠至5-6层的时候取下并轻轻拉成正方形的蚕丝小片,就成了湿的蚕丝棉兜了;第五步晒棉,把湿的蚕丝棉兜挂在竹竿上,拿到太阳底下晒干;第六步拉伸,在毛竹筒上,将晾干的蚕丝棉兜拉成面积约2平方米见方的丝块。这得用巧劲,按照密度需求不强不弱、不急不慢地绷扯,扯成匀薄如纸、莹洁如玉的柔嫩丝絮;第七步翻被,将扯好的柔嫩丝絮一层层地叠起来作被芯(一床重量在4斤的蚕丝被,需叠200张左右的方块丝),再把被芯套进被套,缝线定位,以保证蚕丝被不会滑动变形。这样,一床蚕丝被就大功告成了。
长期以来,菖蒲清水蚕丝被制作技艺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丝棉制作更是依靠个人的悟性及长期实践体会掌握。丝棉除独特的制作技巧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有良好的水质,菖蒲山泉清澈,所以漂洗出来的丝棉色泽洁白,手感柔滑,弹性好。
“菖蒲手工清水蚕丝被从选茧到缝制全部手工操作,且不经漂白,不用任何化学成分,保证了蚕丝原有的自然特性。”洞桥镇有关负责人说,蚕丝被尽管价格不菲,每床在1000元——1800元不等,但因为盖起来舒服,就连黑龙江、内蒙古、上海的客户也通过网购来预订。为保护这一古老技艺,镇里正打算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