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气温开始下降,有从深秋慢慢向冬天过渡的趋势,一些操外地口音的流动摊贩游走于各个小区,声称为居民加工物美价廉的蚕丝被。行家提醒,尽管居民可能知道如何用简易方法鉴定蚕丝真伪,但不一定能躲过所有陷阱。法律专家也提醒,居民在这些流动摊贩处消费,一旦遭遇质量等问题,事后很难维权。
低价加工蚕丝被吸引居民
记者近日在伊顿津桥小区南门内发现,有流动摊贩在此搭了一个帐篷,现场为居民提供蚕丝被加工。该摊贩口音为北方人,自我介绍来自河北,声称所选原料是正宗杭州桑蚕丝。记者看他装着原料的蛇皮袋上写着河北省某地,不禁疑惑为何杭州的桑蚕丝来自河北。他解释,杭州今年桑蚕丝丰收,他是通过邮购从杭州买来桑蚕丝,带到芜湖来经营蚕丝被加工。
这位摊贩说,在他这里加工蚕丝被很划算,他的价格是每斤180元,包括材料与加工费,700元出头就可以把一床4斤桑蚕丝被抱回家。经观察,不时有居民前来打听。记者问这位摊贩,在小区内摆设摊点每天交给物业有没有100元,他说没那么多。
除了伊顿津桥以外,在长江路上多个小区内,记者都发现了此类加工蚕丝被流动摊贩身影。其中有的小区摊贩要价更低,每斤只需要150元。在其中一个小区现场,一位大妈说,这里加工一床4斤的蚕丝被要比正规大店里便宜一半左右,不过她有些吃不准蚕丝到底是真是假。
蚕丝被加工猫腻难辨别
蚕丝被究竟如何辨别真假?据了解,真正的蚕丝因含蛋白质,燃烧时有焦臭味,并且离火即熄灭,烧过后是黑灰,手指一捻成粉末状。此外,还有一种区分蚕丝真假的方法是借助八四消毒液,把蚕丝与冒充蚕丝的化纤产品放进同一浓度的八四消毒液,不一会儿,真蚕丝便溶解掉,而假蚕丝无法溶解。一些居民在加工现场也并非一无所知,当他们闻着手中的丝线发出的焦臭味,看着丝线在八四消毒液中溶解,认为买到了真桑蚕丝。
不过有行家介绍,在这些加工蚕丝被的流动摊点中,存在一些居民很难辨别的欺诈行为。他说,有些摊贩用榨蚕丝冒充桑蚕丝,而榨蚕丝要比桑蚕丝便宜不少。不过,不管是燃烧法还是八四消毒液浸泡法都难以区分榨蚕丝与桑蚕丝。据了解,榨蚕丝与桑蚕丝相比较,色泽较黄,制假者将榨蚕丝漂白后便成了“桑蚕丝”。流动摊贩在加工中难以严格控制消毒等卫生环节,一些制作好的蚕丝被可能会混有不利于人身健康的有害物质或寄生虫。有人就曾在使用流动摊贩加工的蚕丝被后,皮肤发红疹。
此外,小区内设置蚕丝被流动加工点究竟合不合适?记者与伊顿津桥等小区物业取得联系,一些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是为了满足业主诉求。
安徽申腾律师事务所徐宗保律师说,提醒,在流动摊贩走后,如果业主居民发现自己遭遇消费欺诈或损失,维权比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