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布艺行业中,大型且有实力的品牌布艺企业目前并不多,更多的是以家庭手工作坊形式进行生产的小加工厂,规模、资金和技术实力等都有局限性,同时由于国内缺乏真正权威的机构对整个布艺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管,致使行业内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频发的产品质量问题已使该行业面临深度的信任危机,但在行业发展趋势不容乐观的同时,行业品牌化建设、新营销方式的尝试、标准化服务发展等方面的新趋势也在渐露端倪。
窗帘质量问题成投诉热点
据了解,窗帘布艺产品已连续两年位居北京产品投诉量排行榜的第二位,这令许多消费者在订做窗帘时如履薄冰无所适从。而且,近年来窗帘质量问题的投诉热点已不仅限于甲醛超标,更多的刺激性气味、产品变形、坍塌起皮开裂、缩水掉色开胶、结构松动等都成为市场集中反映的问题,广大消费者已对窗帘布艺产品产生了深度的信任危机。
业内认为,导致窗帘质量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是布艺行业内的竞争加剧,一些为了降低成本、赢得更高利润的不良厂家,为改善产品的抗皱、防火性能,提高产品防水、耐压性及色牢度等,在制造过程中常常加入人造树脂等常用助剂;而在纺织品印染和柔软度、硬挺度、抗皱等后整理过程中还加入了由各种工业废料提炼而成的染料、助剂、整理剂,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通常含有超标的甲醛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
投诉统计数据还显示,“窗帘缩水”也是常见的质量问题。据了解,大部分出现缩水的窗帘布料都被动了“手脚”。有的商家为了省布料多赚钱,暗自用高温技术将布料人为拉长,一些化纤材料的窗帘布,1米布最多可拉长30厘米。经过拉长的布料表面看不出来,一洗就会大幅缩水,但大部分消费者都因其便宜而愿意购买,且直接挂上使用,当清洗后发现缩水时已过了质保时间,商家借此不予以“质保”,消费者难以维权。
如今,质量问题已成为布艺行业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强化行业质量监管力度已势在必行。市场经济规则表明,缺乏诚信,依靠损害环境和消费者利益来进行低成本扩张的企业,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其发展肯定难以持久。
品牌缺失经营模式落后
品牌缺失问题一直是布艺行业的痛处,目前国内一般消费者普遍认同的布艺品牌几乎没有。综观行业现状,布艺品牌缺失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大多内布艺产品仍未成品化。布艺生产企业所谓的品牌形象只能在流通领域各批发商或零售商中建立;而布艺行业中所谓的品牌战略也只是企业针对特定的消费群体研发设计生产出某种特定风格的产品系列,然后通过零售企业的二次设计与营销,最大限度地赢得特定消费群体的市场份额。
二是大部分布艺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价格管理不规范,行业缺少成功的运营模式及经验,导致消费者根本不了解该行业内究竟谁的产品好,谁的产品有特色。现实情况是,消费者想买窗帘时,多直奔家装市场或与建材市场比邻的窗帘布艺城,就像买菜一样,看看这家看看那家,摸摸面料再问问价格,不像在商场里买东西时还要看标价,直接问老板每米多少钱即可,因为大家都知道价签只是摆设,老板一开口,价格已打了5折,还能接着往下砍价。滞后的营销理念和经营方式导致不少布艺企业靠市场需求自然增长来发展,一旦出现市场变化或强有力的竞争就陷入困局,抗风险能力非常薄弱,成为长期发展的桎梏。
三是布艺窗帘类商品属于个性化定制产品。由于该类产品生产周期较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品牌推广的进度。针对以上原因,探索和推进窗帘布艺成品化运营,似乎是解决品牌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
抄袭成风自主创新不足
中国布艺行业的产业升级必须依靠全行业企业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和经营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必须有鼓励创新的环境。目前,国内布艺行业产品抄袭、仿冒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大部分布艺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元素都是抄袭或模仿国外先进布艺设计,缺乏自己的创意和风格,导致产品同质化现象加剧,使企业市场竞争在所难免地进入价格战的泥潭中,使布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
这种抄袭现象不仅对单个企业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权,更对全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造成了伤害。从长远看,仿冒抄袭损人且不利己。布艺企业若对自身的研发和设计重视不足,就容易导致企业发展随波逐流,若抄袭对象有巨大变动,便会陷入被动,这也是许多布艺企业难以做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若想改变这种现象,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培养专业的布艺设计人才。窗帘布艺织物的生产过程及所需技术虽然与大多数纺织品一样,主要是纺纱、织造、染整,但仅从外观而言,其产品美学的要求更高一些。因此不仅需要纺织方面的专家,更需要具有高水平的艺术类复合型人才充实到布艺行业中来。这些人才要既懂纺织工艺,又须有艺术细胞和一定的艺术创造力,还能及时洞察行业内外形势,并能在窗帘的内在和外观上进行创新。布艺企业只有培养了自己的复合型创新大师,才能使窗帘布艺行业由单纯模仿、借鉴转变成自主创新,进而不断攀登世界窗帘布艺行业发展的高峰。
楼市调控布艺市场萎缩
目前,国家对楼市不断加大且持续的宏观调控不仅影响到了房地产业,也影响到了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的家纺布艺行业。楼市成交量的大幅萎缩,直接使窗帘布艺产品的销量骤减。同时,棉花、化纤、丝等原材料价格的普遍上涨,使布艺企业仅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就增加了30%至40%,而工人平均月薪的增加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从市场看,在各方面的费用均上涨的情况下,窗帘布艺价格的涨幅却并不大。一边是制造成本上涨,另一边是市场进入波动期,这使整个布艺行业的利润率和利润总额直线下滑。
对此广东家纺协会会长黄锦权指出,应对这种错综复杂的市场状况的有效办法是转变经营思路,实现跨行业整合。布艺企业不应再以单纯的窗帘布艺产品销售为主,而是与家具、墙纸、灯饰、家居饰品等配合,推出大家居整体软装饰概念,实行差异化设计营销,避开价格战,以整体设计的提升来拉动消费者对布艺产品的消费,从而减少受楼市波动的影响。据了解,有些布艺企业通过跨行业整合,推出新的销售策略,投消费者“所好”,使包括沙发、窗帘、灯饰等一整套配套家居产品可以卖到数万元,并通过提升设计和延伸产品线来大大提升产品附加值。由此可见,把布艺产品放到一个特定风格的家居整体软装饰环境氛围中,以体验式的营销将消费者对家居整体软装饰的潜在需求聚焦到布艺产品上,将成为布艺企业发展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随着人们的生活及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和提高,各大厂商也在努力遵循着这种规律,寻求以理解终端经营需求、满足终端消费喜好为脉络的新的经营策略,并不断地进行改变和完善,从单品牌到多品牌运作,通过服务的提升、模式的改变等,使每一种改变都体现出各大厂商对市场甚至行业的预测和尝试。所有这些都可解读出布艺行业所呈现出来的发展趋势。
行业发展新趋势渐露端倪
趋势一:行业分工两极分化。目前国内市场已进入布艺产品极其丰富的时代,从广东和浙江两大产业基地来看,广东在产品上主要是以风格特色定位,然后加强其品牌包装和服务,注重营销模式的打造,具有产品大结构的优势;浙江在提花和面料工艺上更具特色,其价格的优势和产品的多元化特色在市场上非常明显。随着行业的发展,两个产业基地各自的特色在相互借鉴,相互影响,一方面广东注重产品纵深发展,提高了产品自身价值;另一方面,浙江厂家也借用广东的模式进行市场营销的突破,于是厂家与厂家之间、基地与基地之间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竞争,而这种竞争最终肯定会归结为模式上的竞争和渠道上的竞争。而行业最终的发展将会是两极分化,一部分厂家变身为纯粹的产品供应商,而另一部分厂家则变身为纯粹的品牌运营商。
趋势二:布艺行业终端的品牌化。近10年来,以设计为核心的陈列革命正促使终端门店的店面形象、空间布局、款式工艺、配套氛围等方面发生质的改变。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物质生活正进入品牌时代,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在日益增强,布艺品牌店已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消费者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进行挑选时,除了关注产品是否能够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保障外,更关注产品能带来什么样的附加值。事实上我们都知道,就产品的功能而言,同等价格下传统门店的产品或许与品牌店的产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消费者在选择时倾向性却是较为明显的。简单的事实是,同一个产品,经过品牌的包装、专业的服务,就会形成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进而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品牌具有神奇的魔力,消费者青睐品牌,市场也在追逐品牌,完全可以相信,布艺行业终端的品牌化必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方向。
趋势三:多风格结合的专卖店成为趋势。统一的品牌VI识别系统、整体的氛围打造、专业的服务,能够让消费者尽享品牌化的体验。每个人对自己的家都有不同的设想,从而家装设计风格多元化已成为必然,单一风格的产品已无法满足家装设计的多元化需求,而家居不同的功能区更是早已决定所搭配的布艺是一个多风格结合的有机整体,我们需要大气的客厅、温馨的卧室、充满文化气息的书房和天真浪漫的童房,多风格结合的品牌专卖店将是实现这些梦想的舞台。
趋势四:标准化服务将成为专卖店经营的核心竞争力。名品牌的终端影响,多风格的结合促成了专卖店与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进一步联系,并由此通过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而增加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以多品种的出现让消费者体验一站式消费,进而形成专卖店特有的附加值。当产品同类化、同质化已是终端市场无可改变的事实时,当各品牌店均可以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时,品牌店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于是,如何加强品牌服务,提升专卖店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每个商家躲不开的新课题。
当门店管理、表单定制、流程规范、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成为消费者判断一个专卖店是否真正具备品牌优势的依据,且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店的信任度时,标准化服务必将成为专卖店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未来10年将是布艺行业大整合、大发展的10年,床品作为家纺行业的领头雁,已经给该行业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业内对此信心十足,布艺行业品牌化之路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