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的关键因素,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使用高效助剂,缩短工艺流程,采用低能耗,低污染排放工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当前,国际纺织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以生产生态纺织品和绿色制造技术为引导,从工艺、助剂、设备等多渠道着手,抓住源头,注重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生态问题,努力优化工艺,减少化学药剂、水、能源的消耗,以达到高效、高速、环保的目的。
在整个纺织行业产业链中,印染行业的位置举足轻重,最终体现着纺织面料产品所能达到的水平与价值。同时,印染行业是纺织行业中能耗、水耗和排污非常严重的行业,传统的棉针织染色加工主要遵循:98℃高温练漂→60℃染色→95℃皂洗这一工艺流程,在整个染整加工过程中,练漂、皂洗必须控制在95℃以上进行,才能达到理想的加工效果。
传统的染整加工理念认为,棉纤维除纤维素外,还含有蜡质、含氮物质、果胶、灰分、色素等天然共生物,这些天然共生物在练漂阶段必须全部去除,这样才能满足后续染色的要求,练漂工艺一般采用高温强碱的化学方法将织物在95~100°C的高温中处理30~60分钟,通过烧碱、表面活性剂、双氧水等化学品的水解、皂化、乳化、净洗、增溶、氧化以及溶解等物理化学作用将上述的天然共生物以及沾附的其他杂质去除,在如此强烈的化学作用下,棉纤维上的天然共生物(包括有益的棉蜡等)被去除殆尽,所以传统工艺耗能高,织物损耗大,排污严重,手感粗糙,布面折痕和擦伤非常明显,随着国家在能源和排污方面的政策的不断出台,传统工艺的应用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使用传统工艺的染厂在能耗和环保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从而促进了染整工艺逐渐向低能耗、低排污、高质量、高产量的低温加工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棉针织加工助剂、设备的迅猛发展,低温加工和平幅连续式加工逐渐成为最主要的两个发展趋势。
低温练漂是目前棉针织练漂工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高保留共生物的棉纤维全流程60℃低温染整加工集成技术研究所包含的低温练漂工艺是利用生物酶、双氧水活化剂等低温助剂,通过生物酶精练、低温煮练、双氧水低温活化等技术成功的将练漂温度从98℃降至60℃,生物酶为碱性果胶酶,在50~80℃条件下可以有效水解棉纤维上的果胶,达到针对性除杂的效果。双氧水活化剂为氨基腈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以与双氧水分解出的HOO-生成氧化还原电位更高的过氧羧酸,过氧羧酸比双氧水具有更强的漂白能力,可以在低温条件下完成漂白,所以该工艺加工条件温和,可以合理保留和有效控制天然棉纤维上的棉蜡等共生物的含量,并能在保证染色效果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能耗,降低织物损耗,减少排污,明显改善手感和布面质量,该技术已实现正常的工业化生产,并成功入选了第六批“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
60℃练漂工艺之所以能够减少排污,降低损耗,改善手感,提高布面质量,主要得益于在60℃低温条件下保留了相当量的棉蜡等有益的棉纤维共生物,在≤60℃条件下染色,可以有效的继续保留低温练漂所留下来这些共生物。目前使用的活性染料大多数可在≤60℃条件下染色,通过染色条件的优化,合理的控制染色工艺,可以使活性染料在织物含有相当量棉蜡的条件下染着所需的染色深度且能均匀上染(传统工艺纤维上棉蜡等共生物残留很少),从而获得理想的染色效果,各项色牢度也均符合要求,这对于实现全低温染整加工的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
同样道理,从整个加工流程来看,仅实现60℃低温练漂、60℃染色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在传统工艺中,练漂和皂洗工序的加工温度都要求在95℃以上,如果仅在练漂工序实现了60℃加工,而后续仍然进行95℃高温皂洗,那练漂工序所保留的棉蜡等有益的共生物同样会被大量去除,这样60℃练漂工艺在排污、损耗、手感和布面效果等方面所获得的优势将不复存在,所以只有实现60℃练漂、60℃染色、60℃皂洗全流程的低温加工,才能将低温工艺的优势保留到最后,最终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实现印染行业的节能减排,通过合适的低温皂洗剂的制备及其相应的工艺过程的开发,将皂洗温度从95℃降至60℃,既能达到产品所需的皂洗效果,又可以保留通过低温练漂所留下来的棉纤维上有益的天然共生物,该技术已经实现正常工业化生产。
由于低温工艺在加工理念、加工工艺方面与传统工艺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技术通过系统的研究旨在掌握低温工艺的工艺结构(合理化工艺配方、织物处理后的各项性能指标),各个加工环节(包括练漂、染色、皂洗以及后整理)中区别于传统工艺的加工特性,从而实现高保留共生物棉纤维全流程60℃低温染整加工集成技术研究的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