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国际纺织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七个趋势助推智能穿戴产业发展提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5-01-16
  今年的CES展上智能穿戴产品可谓占据半壁江山,但观察市场,似乎还是看不到消费者的热情,2015年智能穿戴产业到底是死是活?我认为,经过两年半时间的探索与试错,整个智能穿戴产业的终端产品2015年将继续分化,这将促使产业规模继续扩大。2014年国内智能穿戴市场规模已达到20亿元,2015年国内智能穿戴终端产品将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市场规模将达到26亿~28亿元人民币,将会有一批创业者受益于产业增速所带来的红利。

  资本市场将会出现震荡。面对2015年,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那就是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国家希望股市有所好转。因此,2015年将面临股民信心与国家信心之间的较量,这种博弈将会给资本市场带来震荡。而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一旦权重股获得复苏,至少短期内资本会大规模流向权重股。原因很简单,相比概念股而言,权重股如果能获得复苏,其回报相对于概念股更为实在,也更为稳健。而一旦权重股的复苏步伐有所减缓,或者复苏乏力,盘旋在资本市场上的资本必然会再次寻找风口,借助风口的力量“吹大”概念股的价值。

  而对于经历了2014年风口的可穿戴产业链概念股而言,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在产品、技术上采取实际行动,如果没有借机将单纯的概念股转换为成长性概念股,在2015年的资本市场上将会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同样,对于已经在2014年的风口上抓住了机会,并付诸行动的可穿戴产业链股而言,2015年不必担心短期震荡,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将会带你飞得更高。

  行业将会趋于理性。2015年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大趋势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理性”。不论是投资人的鞭策,还是创业者的成熟、冷静,都会让行业的发展更加理性化。而从市场的大环境来看,可穿戴设备依然会延续2014年的火爆,资本市场也依然会看好可穿戴设备行业。但对于创业者而言,资本关注与理性之间的关系需要把持到位,否则容易让自身的创业陷入被动。

  当然理性并不局限于资本与媒体。从技术层面来看,2015年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的整体技术将会朝着垂直、专业的方向发展。传感器、芯片等不仅会推出专属可穿戴设备的方案,而且会针对可穿戴产品细分市场推出针对性的方案,比如智能腕表类、眼镜类、衣服类、医疗类等,将会推动可穿戴终端产品的技术性能不断提升。从产品层面来看,2015年的可穿戴设备将会往两个极端路径发展。一条是聚焦细分市场,用聚焦思维方式聚焦用户、聚焦功能,推出极致、简单、精准的产品;另外一条是继续在理想国中与国外巨头比拼技术,或者是模仿再创新。但在商业化路径中,显然第一条路径相对会走得更容易。不论选择哪条路径,对于可穿戴产业的培育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硬件碎片化进一步加剧。尽管谷歌、苹果等都纷纷为可穿戴设备推出了系统平台,行业内对于可穿戴设备基于系统平台的生态圈发展模式也普遍达成共识。2015年可穿戴设备产业是否会进入系统平台应用年,这或许是业内外关注并讨论的话题。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2015年可穿戴设备产业在硬件方面随着产业应用的延伸、扩展,以及垂直、细分市场的挖掘,产品品类将会较2014年有更大幅度的扩充。2015年可穿戴设备将不再局限于智能手表与智能手环,服饰、鞋子、眼镜、远程医疗、金融支付,以及与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物联网等领域打通的可穿戴应用产品将会不断出现并分化。而随着产品品类的扩充,在缺乏系统平台的统一环境下,随之而来的就是硬件碎片化情况的加剧。

  设备互通将会是趋势。不可否认,大部分厂商心中都有一个生态圈的梦想,尤其在标准尚未形成的可穿戴设备领域,各自都希望能够依托自身的核心产品进行延伸,形成自身的标准王国。而随着产品的增加以及用户接受度的提高,可穿戴产品将不会再局限于人手一块表的层面,可能开的汽车、用的门锁、穿的鞋子、睡的枕头等都会出现在同一位用户的生活中,此时用户对于一些基础部件,比如充电器、充电端口等都将有强烈的统一需求。

  因此,在我看来,2015年不仅不同可穿戴设备之间的充电器、充电端口会趋于统一,同时对于数据传输以及交互控制也会探索统一。而要想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价值最大化,无疑让设备之间形成互联、互通、互动才是王道,因此在2015年,不仅是硬件持续爆发的一年,更关键的是在硬件爆发的同时,对于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动将会是业内重点思考的问题。

  行业标准将继续探索。任何行业的存在与持续发展必然会依附于标准,这也是消费者信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尽管目前也有一些组织、机构在积极探索,试图建立可穿戴设备的行业标准,但2015年要想标准落地基本不太现实。

  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由于其产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不论是终端产品的技术性能,抑或是产业链上的一些关键技术,都处于不断探索、快速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一个技术并不稳定,还处于日新月异发展阶段的产业来说,建立标准为时过早。不要说可穿戴设备,就是目前大众认知度相对较高的LED照明产业至今都无法形成落地的行业标准,原因就是LED芯片技术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标准难以准确界定一个参数。对于可穿戴设备而言,短期内不可能推出所谓的标准,就是一些机构强行推出,最多只是个乌龙的玩笑而已。尽管行业标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会处于缺失状态,但这并不影响可穿戴设备的认证、监测。

  垂直细分将会是主流。正如我之前所说,可穿戴设备并不局限于这块表,尤其对于2015年,我认为这一年将会是可穿戴设备的市场细分年。

  从人群维度看,女性市场、老年市场、年轻人市场、学生市场、儿童市场都将大有可为;从行业维度看,基于可穿戴设备的金融支付、智能家居互通、移动医疗等方面都会出现机会;从用户维度看,健身、跑步、登山、驴友、减肥、游戏、成人用品等垂直化领域将大有机会;从产业维度看,宠物、工业、环保、工业4.0等领域将会有所发展;从产品形态维度看,继智能手表、手环之后,智能鞋子、智能服装、智能眼镜等方面将会是2015年的一个重要市场。在经历了2013年的探索,2014年的试错之后,2015年可穿戴设备将会回归到垂直、细分的发展方向上,不同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将会开始形成。

  移动医疗将发力。可穿戴设备对于医疗领域的影响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颠覆。尤其对于改善当前的医患纠纷,以及有效配置本身就短缺的医疗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移动互联网生态圈的不断形成,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加之一些医疗诊断方式的电子化,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移动医疗开始逐渐显现出其市场潜力来。
  据有关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年底,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达到125.3亿元。按照GSM对移动医疗行业测算标准,医疗设备厂商和内容与应用提供商占比约39.83%,预计到2017年,仅中国的可穿戴便携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将接近50亿元。可以预见,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移动医疗将会朝着“智慧医疗”的方向发展,因为在医疗的各个细分领域,从诊断、监护、治疗、给药都将全面开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结合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全新的医院、患者、保险的多方共赢商业模式也在探索中爆发,基于医疗大数据平台的诊断与治疗技术也将把个性化医疗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空间,传统的医疗器械和医院的商业模式或将被全面颠覆。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