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国际纺织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自动化智能化引领缝制机械行业走新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4-10-31

  缝纫机,这个三十年前家家必备的“老三件”,如今早已从寻常百姓的生活中消逝,如今的缝纫机行业再也不似当年那样火爆。特别是近几年纺织服装行业行情低迷,不少缝纫机企业纷纷拓展新的产业发展之路。

  行业行情低迷

  路在何方

  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旅程,“世界服装中国造”无疑是第一张鲜亮标签。在过去的十年里,国内产业结构经历转型、国际贸易壁垒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周边国家竞争对手风起云涌,属于中国服装行业的荣耀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明日黄花。金融危机之初,纺织行业最先感受到“黑云压城城欲摧”。

  水涨船高,水退船低。在产业链上与纺织业联系最紧密的缝纫机行业,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服装行业难做,作为服装机械提供商的缝纫机制造业更是举步维艰。开源不成,缝制企业只有不遗余力地在压缩成本上寻找救命稻草,而更多的选择了关门转行,甚至跑路。缝制业万马齐喑,而这又何尝不是传统外向型企业生存现状的缩影?

  缝纫机的确离开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但老百姓的生活离不来缝纫。从外套到内衣,从帽子到袜子,从窗帘到被褥,衣食住行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金融危机总归是暂时的,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装需求量会增加。

  世界人口在增长,人口的增长就是对服装的需求。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看不到朝阳的企业。全球的服装产业在加快转移,转型就意味着自动化缝纫机逐步替代传统缝纫机,转型就意味着企业需要对缝纫机更新换代—下游的转型就是缝纫机行业的市场。

  在同行竞争的同时,上下游也彼此成为“敌人”。但是,商业环境演进和变化后,当产业链上的企业已经无法通过战胜“敌人”来生存时,那些抱怨“环境无法适应”的企业只能面临淘汰,而希望生存下来的企业必须与变产业链上的“客户”为“伙伴”,通过帮助伙伴获得利润,来实现自己获得利润。

  缝制设备发展关键词

  自动化与智能化

  为适应服装面料性能的多样化,特别是“新合纤”面料的层出不穷,服装工业对针杆形状、针尖形状进行了改造。如“胜家”应用流动挤压技术制成的u型截面针,其针杆强度比传统的圆截面机针提高90%。日本“风琴”公司开发的“it”系列机针,可减少震动,对防止跳针起到很好的作用。“风琴”公司推出的“ns”系列机针,针尖细而长,旨在解决化纤面料易发生接缝起皱和抽丝的问题。为了解决针热损伤的问题,采用针头直接吹风、改变针尖形状以及在针杆上制作流线凹槽方法,并研制有空心针的空气通孔冷却装置;对针的表面进行特殊处理,即使发生熔融也不会粘附于针上。具有150年制针经验的格罗茨公司除了推出镀铬的机针外,还推出镀钛氮合金和镍特氟隆合金机针,以满足服装面料的多样化。

  缝纫机的发展在于智能缝纫,现在国内外均在集中力量,进行可缝性集成环境系统的开发。可缝性集成环境系统由三个相互连接的在线系统组成,即可缝性预测系统,智能缝纫系统及安全品质系统,目的在于使产品质量标准化,通过消除服装面料带来的缝纫问题,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

  可缝性集成环境系统根据服装面料的低应力下的力学性能(拉伸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厚度及压缩性能),并通过传感器和驱动器设置缝纫参数,预测服装面料的缝纫损伤和接缝起皱严重性并对织物整理提出合理的建议,使面料适应高质量的缝纫。

  智能缝纫系统中,缝纫机可自动通过传感器和驱动器设置缝纫参数,以优化缝纫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目前缝纫机上还设有缝纫损伤系统和激光险测接缝起皱系统;缝纫损伤系统测量机针的穿透力以检测缝纫过程的损伤;激光检测接缝起皱系统测量沿缝纫线的起皱变形以确保缝纫质缝质量,这些参数满足要求时,人工智能技术将完成对缝纫参数的优化设置,包括压脚压力、缝纫线张力、线迹密度和缝纫线号数。这就是未来缝纫机的发展。

  我国缝制机械企业或或将前往东南亚寻发展热情

  面对我国缝制设备市场的低迷,日前,不少缝制企业有前往东南亚寻商机的想法。然而,业内相关人士表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做好充分、全面的准备,包括要对目标市场的产业配套环境、劳动力素质、经济政策、文化环境等因素有深刻的认识和准备。我认为,目前缝制机械企业应该关注东南亚的发展,做好商贸网点提前布局的准备,而不是制造业的大规模进入。

  我国的缝制机械制造也再转移至东南亚时要求投资者投资过程中不仅要特别注意土地所有权和环保问题,努力做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加强同当地社区、民众以及媒体的沟通,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要搞清楚项目有可能牵扯到的利益链,通过公益项目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动民众生活水平提升。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