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国际纺织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国产测试仪器亟待缩短“三大差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4-04-02

 

  目前,国外纺织高端测试仪器研发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而国产测试仪器相比而言,在这方面则要差一些。比如,乌斯特公司的USTER@QUANTUM检测系统能将细纱长车原有的锭位纱线质量超限4.5%水平降低到0.3%水平,比原来的不良锭位数量减少了93%。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发还处于起步阶段,我认为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研发理念和模式(组织技术)、研发投入、研发成果的扩散应用等三个方面。

  研发理念和模式的差距。“我们的一个新研发项目确实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需求为宗旨,但结果总是慢一拍。”这是业内某分色测试仪企业一研发人员的切身体会。外国同行对前代产品的用户意见和改进建议视为珍宝,并针对这些信息逐一分析、研究,又结合最新的相关技术(特别是数码技术)逐一提出改进方案,优选后再研发样机并免费送到行业内有影响的用户企业进行试用,还与用户签订试用技术保密协议,实现研发方和用户方双赢。用户根据实地试用效果,从技术角度全面提出了修改意见,修改意见还呈报企业所在协会新产品推广机构,最后投放市场和推广应用。这样的研发模式往往可以一炮打响。

  而我国的研发模式中组织技术还有缺陷,比如,至今发布的两批“中国纺机产品研发中心”共33家企业名单中,没有一家是纺织测试仪器研发企业。行业研发缺少国家顶层指导和设计,这使研发方向缺乏引导,财力和人力分散,不能形成合力铸就劲舟劈大浪的局面,不能研发出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大牌高端仪器。显然,国家级纺织测试仪器产品研发中心的尽快成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织测试仪器产品研发投入的差距。纺织测试产品研发技术是各类纺机技术的集合与浓缩,涵盖了所有的纺机产品。与纺织主机相比,尽管其体积小,用材少,但其研发投入有时可能比主机还多。比如,国际盛名的日本岛津(测试仪器产品制造商)公司在研发多种气杂介质测试产品时,不惜巨资建造类似飞机测试的风洞,从而使研发手段获得了突破性提升,取得了一项项的丰硕成果。只有先舍得,才能后获得。这种大境界谁都知道,但国内大多数企业在研发投入时却往往又舍不得,往往禁固在“只有先获得,才能后舍得”——这是一位企业老总,当被笔者问及研发投入风险论题时的回答。时下,认同无限风光在险峰,对研发舍得投入和敢于担当风险的企业家实在不多。这是否也是造成国内外科技进展存在差距的原因呢?

  研发成果的扩散与推广应用运作模式的差距。国外研发方与用户方双赢和推广应用的模式启发我们:研发成果的扩散与推广应用是新测试产品走向市场的先导,是产品转化成商品的重要手段。因为产品不等于商品,产品只有被卖出去、被人们接受才能变成商品。

  虽然我国纺织测试产品研发成果并不少,但十分缺乏扩散与推广应用的科学运作手段和机制,研发成果积压和“睡大觉”的现象司空见惯。如天津工业大学和其他两单位联合研发的“棉纺喷气织机数据采集监控整合系统”项目,于2008年3月通过了天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该项目通过并行技术和并发程序设计,使监控系统具有高响应性和大吞吐量,可对上千台织机同时进行监控,具有实时监控、数据处理、信息查询、报表生成等多项功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对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有显著作用,但业内大多数企业不知晓,新技术成果迟迟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这如同“车货”现像一样:一方面每天有大量的空车,另一方面又有不少货无车运!这种现象需要政府、社会、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多方面牵手、合作,认真研究和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研发成果扩散与推广应用这门功课。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