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厂女工在工作中
斯瓦西里语里,Urafiki的含义一定不只是“友谊”这么简单。在达累斯萨拉姆,当你问起Urafiki时,几乎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它就位于莫罗戈罗大道上。在坦桑尼亚人的词典里,Urafiki还有一个意思:上世纪60年代,中国在坦桑尼亚援建的友谊棉纺厂。
这些年来,友谊棉纺厂承载的意义太多,不只是经济上的,它还记录了历史,成为坦桑人代际传递正在延续的共同记忆,是中坦两国友谊的象征。
然而,现实的状况可能让人有些意外:走过近半世纪,历经繁荣、改制、困顿之后,友谊棉纺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工厂遭遇停电停工是正常事
离开达累斯萨拉姆市区7公里,就达到正在轰轰烈烈施工的莫罗戈罗大道。在嘈杂的路旁,友谊棉纺厂显得很安静。然而,8月23日上午的安静与纺织厂一贯的低调没有关系。这天是周五,按常理来说,应该是抓紧生产,大力赶工的好时候,全厂工人却全部放假了。理由很简单:停电了。按照供电局的通知,可能要停上好几天,说是一个变压器烧掉了。既然停电,所有的工组只能停下来,所以他们索性给工人们就放了年休假。
吴彬是坦中合资友谊棉纺有限公司现任的总经理,从1996年之后,他已经是中国派往友谊棉纺厂的第五任“掌门”。他平和地笑道:停电是常有的事,但像这样连续两天以上停电的时候,这是第一次。
就在工人们一拨拨走出工厂的时候,他又接到一个电话,说电路修好了,“只是修电的工人接错了一个线”。
上世纪六十年代,坦桑尼亚开国总统尼雷尔来到北京,希望中国为坦桑尼亚建一家纺织厂。当时,中国外交正在大力开拓非洲,于是在达累斯萨拉姆市郊建成了这家“友谊棉纺厂”。六十年代,在没有任何经济基础的坦桑尼亚,建成一个占地735亩的大型纺织厂,这在当时,是轰动两国的事。然而,上世纪80年代,友谊棉纺厂陷入了困境。一直拖到1994年,友谊棉纺厂累计亏损1000多万美元,最后不得不以停产告终。
“改制”后成为中坦合资企业
1995年7月21日,时任中国总理的朱镕基访问坦桑尼亚,在视察了中国为棉纺厂提供的新设备后,提出了中坦两国合资的想法。
那时,当时恰逢江苏省常州市纺织工业局在友谊棉纺厂进行技术改造,朱镕基当即点名让常州方面接手友谊棉纺厂。目前,常州方面已经向棉纺厂派出了五任总经理。改制之后的友谊棉纺厂,更名为“坦中合资友谊棉纺有限公司”。
合资却未能改变亏损现状
且不论改制后的经营情况,友谊棉纺厂的成绩,仍有许多不可替代的可圈可点之处。目前,它是东非第一个拥有全套纺、织、印染装备能力的纺织大型企业。也是自1995年实施对外援助市场化改革以来唯一尚存的海外纺织企业。
据介绍,截至2012年,改制后的友谊棉纺厂生产布匹超过1亿米,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亿坦桑尼亚先令(约合人民币4亿元),在当地市场占有率约为10%。
据吴彬谈道,不论是改制前还是改制后,从来没有盈利过。“从2007年到2011年,友谊棉纺厂多的时候亏损27个亿先令(约合人民币1000多万元),现在是个把亿(约合人民币几十万)。”
企业效率低下 工人福利不错
在吴彬看来,效益不好,年年亏损,主要是工作效率太低。与国内相比,同样投入,产出就是很差。生产效率比较低,主要是人的原因。
即便是普通的工人,大概也只有国内工人效率的三分之一,而且做工比较粗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棉纺厂从2000年开始,进行技术改造,因此弥补了一些工人的劳动效率。
在非洲的棉纺厂,还有个特点,男工占大多数。“在友谊棉纺厂,女工只有30%不到。从技术手法上来说,男人自然不如女人,”冷国平分析:“非洲女人都在家里做家务,生孩子,工作时间少。最后企业招工时也倾向要男工。”
从去年开始,“进行有目的的生产,机器并不是全部开起来,机器开得越多,亏得越严重。”
工会强势倒逼企业让步
现在棉纺厂工人的工资大约在15~20万先令(约合人民币600~800元),此外,每逢节假日,每人要发1万先令(约人民币40元)。当地的节假日几乎每个月都有,有时一个月还有好几次。按坦桑尼亚劳动法规定:每周45小时工作时间,每月加班不超过50个小时。加班工资是1.5倍,节假日是2倍。
“坦桑工人连续12个月工作,就有28天的年休假期,带薪假期,企业要负担每两年一次回家乡的车费。车费还不是一人,而是按照一家四口,两大两小计算。”冷国平说,坦桑尼亚的劳动法提出的标准非常高。
除了这些福利外,现在工厂食堂是免费供应的,看病是免费的。工人下班,还要给交通补贴300~500先令(约人民币1.2~2元)。“仅吃饭和看病这一块,一年要一个多亿先令(约人民币4万元)”,冷国平计算到。他说,这基本上很像上世纪90年代未改制前的中国国有企业。
在高标准的劳动法之下,友谊棉纺厂还形成了一个强势的工会。说到去年坦桑工会授予的“最佳雇主”的匾幅,吴彬感情很复杂,“现在管理层和工会经过这些年沟通,已经好了很多。过去经常罢工、停产。有时候他们就坐在那里,要求和管理层对话,提出增加工资和福利”。
已有民营企业考虑合作
“其实,每年银行利息和设备折旧是目前企业最大的开支,每年大约有20亿先令(约合人民币80万元)。”吴彬认为,从1996年到现在,棉纺厂还身负两个多亿的银行欠款,“现在银行利息年息是400万元”。
工作效率低下的同时,还身负巨额债务,吴彬看得很清楚:“现在扭亏为盈是不可能的,只能追求能保证现金流稳定。所以亏损只要少于20个亿,现金流就是增加的。”
企业多年的尴尬身份让他有些愤然:“按道理来说,应该引进一批好的工人,辞退一批老工人。但事实是不能做,都是从1996年延续下来的,所以没办法,一说要辞退,工人就闹事,这边不能用市场手段做事。”
这些年来,友谊棉纺厂一直在苦苦寻求转型。重组也讨论过数年,一直没有实质进展。坦桑尼亚政府和国会对重组有不同的看法。
在董事会里,坦政府的代表们也和中方董事进行着冗长而没有效率的讨论。
不过,今年似乎有了些新转机,已经有民营企业考虑进入,吴彬说,在跟一个中国的战略投资者谈合作。
事实上,友谊棉纺厂一直拥有一个绝好的资产—地段。厂区面积很大,扼守进出市区的主干道门户,即将建成的BRT也将提升该地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