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正在提高,包括福特在内的不少美国企业将生产基地搬回美国
经过多年外流后,美国制造业正因低廉的能源价格,以及相对日本、西欧较低的工资水平,而重拾竞争力。
当地时间8月20日,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发布报告称,到2020年前,美国每年可以从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出口大国,夺取700亿至1150亿美元的制造业出口额。
该报告称,到2015年,美国劳动力成本将比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低15%~35%,天然气价格更是可以便宜60%~70%,电价便宜40%-70%,“美国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中制造业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
这并非波士顿咨询首次发布美国制造业前景的报告。该机构在2011年和2012年连续发布报告称,由于中国高工资和其他因素影响,中国巨大制造成本优势正在被慢慢侵蚀,并分析了这种趋势将会如何刺激特定的美国制造行业。这直接引发了外界关于美国制造业东山再起的讨论。
每年新获取出口额:
700亿-1150亿美元
波士顿咨询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美国每年新获取到的700亿到1150亿美元的出口额中,有三分之二来自欧盟成员国和日本。这些新增产值,加之制造业回流等因素,将使美国到2020年增加250万到500万个就业岗位。
波士顿咨询表示,上述预测是基于成本结构的改变,即劳动力、天然气和电力成本的改变。得益于页岩油开发,美国天然气和石油的价格会大幅降低,低廉的能源价格预计增强美国诸如化工、工业金属和纺织等制造行业的竞争力。
“到2015年,五个发达出口型国家—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平均制造成本将比美国高8%~18%。”波士顿咨询称,预计到2020年前,美国能夺得上述发达国家最多5%的出口份额,而这种转变的另一支持因素,就是在重要贸易航道上美国航运价格的优势。
报告指出,美国制造业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技术工人供应的短缺,如果无法招募培训新的技术工人,这将是美国制造业的一个长期风险。
《华尔街日报》也指出,很多企业无法找到足够有技能的工人,来操作和修理复杂的电脑控制机械。婴儿潮期间出生的人集中退休现象,加剧了这一局面。
波士顿咨询估计,美国制造业出口和国内工业产量的提高,能直接创造60万至120万个工作岗位,另外约有190万至350万个间接就业岗位,这意味着可以创造出250万至500万工作岗位,拉低失业率2-3个百分点,目前美国失业率为7.4%。
目前,美国约有1200万人直接受雇于制造企业,低于20年前近1700万人的水平。
不仅仅是波士顿咨询看好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制造业生产力与创新联盟(MAPI)经济学家和贸易专家普里格(Ernest Preeg)收集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国制成品的贸易逆差从上年同期的2270亿美元缩小至2250亿美元。
《华尔街日报》称,尽管逆差缩小的程度细微,但扭转了多年以来逆差不断膨胀的局面。
美国制造业东山再起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这一预言,最终要由回流的企业规模和创造新就业岗位的数字来证明。目前,部分美国企业已将海外制造基地搬回美国。
波士顿咨询指出,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正在提高,也有不少美国企业将生产基地搬回美国,但企业依然需要在全球维持多元化生产经营。不过,企业应当注意到,成本结构的改变代表着未来全球制造业的改变趋势。
波士顿咨询报告中列举的回流企业,既包括福特、卡特彼勒、通用电气这样的大型美国企业,也有联想、东芝和空客等国外企业。
波士顿咨询预计,从2015年开始,这类制造业的回流消息将更多。
此前多家美国中小型企业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回归美国本土制造,主要是为了更靠近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速依然可以吸引跨国企业开办工厂。《华尔街日报》称,注重财季业绩的美国公司有时会避免投资于工厂设备。而且,很多美国企业称,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他们的税务负担较重,而获得的补贴较少。
奥巴马政府把振兴制造业作为首要任务。早在2010年奥巴马就表示,要在5年内实现出口翻倍的目标。
按照波士顿咨询的说法,美国出口已连续数年保持增长势头,从2005年以来,出口年均增速近8%,尤其是2005年至2011年,欧洲和日本在全球出口市场份额中占比下滑的时候,美国在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维持在11%左右。
《华尔街日报》称,过去15年,美国制造业一直在走下坡路。普里格指出,2011年美国在全球制造品出口中所占比例为11%,低于2000年的19%。在同一时期,中国的份额由7%大幅升至近21%,欧盟的份额由22%滑落至20%。
最近中国的出口势头有所降温。普里格称,第二季度美国对中国的制成品出口额激增19%,至199亿美元,但仍然仅相当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普里格提醒,随着薪资水平提高,中国已经转而增加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包括通信设备、电脑和科学仪器等。中国出口的制造品种只有大约15%是纺织品、鞋类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正在提高,包括福特在内的不少美国企业将生产基地搬回美国。经过多年外流后,美国制造业正因低廉的能源价格,以及相对日本、西欧较低的工资水平,而重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