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纺织业欲勾勒“中国路径”,从产业规模到发展方向,从消费水平到经济指标,印度纺织服装业者习惯以中国为样本与参照。
从产业规模到发展方向,从消费水平到经济指标,印度纺织服装业者习惯以中国为样本与参照。由印度瓦齐尔顾问有限公司发布的报告指出,到2025年,中国和印度服装市场总量将达到7400亿美元,超过美国和欧洲的72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虽然中国出口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国,但预计其国内需求增长将超过出口市场。而由于中国服装增长聚焦于国内消费和支出增加,印度有望获得全球出口市场的份额。
诚然,印度纺织服装业在过去五年来取得了一体化的进展,为了发挥其优势,产业结构和生产模式的调整还在继续。在日前由印度工业联合会(CII)主办的TEXCON2013纺织服装会议上,与会人士指出,除上述必做功课外,如果印度能加以改善引资环境,那么,服装业的出口竞争力或许可以与中国媲美。
加强纤维研发 降低采购成本
目前,印度的纺织服装出口商过于依赖出口退税,依靠产品研发而获取利润的意识薄弱。此外,由于印度出口服装的原辅料大多自其它国家采购,采购成本相应增加,在享受其他发达国家给予的贸易条款优惠时也容易受到限制。利丰集团(Li & Fung)印度地区行政副总裁迪皮·卡娃表示:“只有少数的印度国内厂商重视提升本土的生产效率,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降低采购成本的意识。”
卡娃认为,国外采购商的需求增多将迫使印度纺织服装业改变。她强调说,从业者需要更为全面地考虑成本问题,包括间接成本和风险成本。比如在孟加拉国,工厂的生产成本虽然便宜,但是较差的劳资关系将导致交货期的延后,迫使买家支付更多的航空运输费用。在最终结算时,这些增加的成本都要由客户来支付。
Vardhman纺织公司理事会主席达珊·拉尔·夏尔马说:“印度在按时交货上存在很多问题,劳动生产率下降,经验丰富的员工流失等原因导致信誉下降。但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夏尔马认为,通过调整产业并发挥其优势,印度纺织服装业能培育出独特的优势,包括应对不同规模的订单,并且专注于技术提升和设计研发。”
此外,为了使印度国内服装行业的生产效率提升,夏尔马认为上游纺织业需加强纺纱、织布、印染技术,并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投资。在上游纤维开发方面,Indo Rama纤维公司顾问斐济强调了发展合成纤维和非棉纤维的重要性,“印度市场乃至国际市场上的聚酯纤维展现出巨大潜力,印度人均聚酯纤维消费量增加。如果不能成为聚酯纤维的领导者,印度无法达到更高的出口目标。”
营造宽松环境 引进外资技术
瓦齐尔顾问有限公司的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纺织服装需求量将达到1万亿美元,为满足这些产品需要,全球产业需要再增加5000亿美元的投资。“如果印度能吸引超过25%的投资,那么在织造、面料的印染和后整理等环节的竞争力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夏尔马说。
一个月前刚刚被任命的印度纺织部长Kavuru Sambasiva Rao对此表示认同,他补充说:“为了吸引更多投资,一方面,纺织业的劳动法律法规制定需要更为人性化;另一方面,政府应为行业创造更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提供更容易获得且便宜的土地、电力和信贷。”
在当前财年,印度纺织服装业将出口目标设定为500亿美元,对比2012~2013财年的320亿美元实际出口额有显著增长。这位新上任的纺织部长表示:实现出口额的大幅提升需要发展多样化的技术纺织品,而达到这一目标需则要现代化的制造能力。除了引进外资和技术外,Rao还敦促纺织工业实施更有效的计划,包括技改基金计划(TUFS),发展技术纺织品计划,以及动力织机的工人团体保险计划。
借鉴中国经验 改善务工环境
尽管印度政府承诺在2017年前为纺织业创造1000万个就业机会,但用工紧张仍是印度纺织服装业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许多印度农村家庭不愿让家里未婚的女子到大城市工作,同时印度国内实行的农村工作计划也减小他们的工作压力。对于工人来说,在大型工厂所在的城市解决住宿问题是一笔难以负荷的开销,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几乎将所有报酬用于生活开支。
作为印度历史最悠久的纺织公司的继承人,Arvind Mills董事长兼总经理桑杰·拉尔巴依正考虑进行一场对印度服装业具有革命性的实验,通过学习中国行业发展的经验,拉尔巴依希望通过修建带附属职工宿舍的大型服装厂,来克服印度纺织业出现的长期劳动力短缺,进而提高产量。拉尔巴依确信,修建员工宿舍将成为确保印度服装制造商拥有充足劳动力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西方零售商不断增长的需求。
在全球的纺织服装出口市场上,印度所占份额目前只有4.5%。印度每年约320亿美元的海外销售额远远落后于中国和欧盟。但积极的一面是,印度政府给予行业足够的资助以增强出口潜力,而不是削减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并降低工人工资。
VF公司的亚洲区采购副总裁Veit Geise说,“印度拥有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产业容量、结构和潜在的引资能力。如果要谈论哪个国家有可能最先与中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