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推进的背景下,纺织服装企业通过设厂、投资、收购等方式,布局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寻求产业链条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整合。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因此实现了业绩增长。
实现业绩增长
消费群体品牌意识增强,国内产能成本上涨等因素,都促使相关企业通过海外并购、海外设厂等方式,“走出去”寻找机会。
以江苏阳光(3.830, -0.04, -1.03%)为例,公司拟在埃塞俄比亚阿达玛市的工业园区内建立纺织服装生产基地,该项目总投资3.5亿美元,预计建设期1年。经测算,该项目可实现年营业收入2.41亿美元,年利润总额4713.6万美元。项目实施后,可年产1000万米毛精纺面料、150万套西服。
公司表示,在埃塞俄比亚设立生产基地,有利于降低劳动力成本,减少国际物流费用等,有利于公司不断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公司产业发展布局,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又如如意集团,受益于公司“一带一路”转型升级智能制造项目的产能扩大及国际化并购项目驱动,如意集团整体经营情况良好、稳步上升,2016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27.74%;净利润为25亿元,同比增长255.74%。
据介绍,如意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布局了10个工业园,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如意集团执行总裁王强称,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如意集团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布局。集团在宁夏、新疆等地建设了工业园。2016年,为解决巴基斯坦能源短缺问题,集团与华能集团联合投资建设了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燃煤火电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能源项目之一。
维格娜丝(27.660, 0.01, 0.04%)、歌力思(31.640, 0.06, 0.19%)等上市公司则通过收购国际品牌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2016年11月,维格娜丝发布公告称,拟以不低于27.61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5940万股,募资不超过44亿元。其中,40亿元用于收购Teenie Weenie的90%股权。Teenie Weenie为韩国著名中高端服装品牌,目前拥有店铺1425家。其中,直营店占比91.65%。广发证券(16.440, -0.09, -0.54%)称,维格娜丝收购Teenie Weenie将丰富公司品牌矩阵,在设计、生产、销售上形成协同效应,并表后将大幅增厚公司利润。2017年一季度,维格娜丝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63.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65.08万元,同比增长31.79%。
2015年以来,歌力思先后收购了多家欧美轻奢品牌。受益于收购的德国品牌LAUREL品牌及美国轻奢品牌Ed Hardy的销售收入提升,公司2017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88.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31.18万元,同比增长153.15%。
适应市场变化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1-3月,纺织服装出口呈现回稳上升趋势。其中,纺织产品出口为1603.7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上涨7.5%;服装产品出口为2182.0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上涨6.2%;鞋类产品出口为671.4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上涨12.8%。业内人士表示,纺织服装行业外贸低迷的局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扭转。
截至2017年一季度,共有54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在东南亚、非洲、大洋洲和欧洲等地通过各类方式投资相关项目。多家企业将沿“一带一路”的投资建设纳入到全球产业链布局。
上海纺织集团董事长童继生表示,集团将全球战略布局总结为“非洲原料、欧美设计、亚洲加工、中国集成、全球销售”,通过在海外建设原料、制造、销售、配送等基地,拓展全球产业产能、产业链布局。
2016年,申能股份(6.070, 0.00, 0.00%)四家美国子公司利润合计7184.76万元人民币,占外贸业务利润总额的66.05%。申能股份为上海纺织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相较于纺织企业积极布局全球产业链条,鞋服行业布局“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年头更为悠久。
以运动鞋行业为例,2009年,李宁公司布局美国和东南亚市场,试水海外市场,但成果并不理想。而安踏、361度等企业则通过收购国外品牌布局海外市场。2009年,安踏从百丽国际接手FILA品牌的中国区运营权。2013年,361度与芬兰体育用品公司OneWay达成协议,成立合营公司,共同拓展户外市场。
鞋服行业分析人士称,近年来行业整体出现一些变化,如电商崛起,快时尚消费理念占据主导地位,鞋服品牌的培育周期更长等,海外投资也出现一波三折的情况。鞋服企业布局“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市场时,要注重目标群体的消费习惯、收入水平、消费理念等因素变化。沿线国家和地区有诸如劳动力相对低廉、关税成本较低、消费人口培育性强等优势,但也要注意法律体系、文化风俗等差异。海外并购方面,则要注意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培育,提高收购资产与企业间的协同效应。
□本报记者 江钰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