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17日,储备棉轮出成交比例分别为71.65%、70.42%、67.40%,就在纺织企业参与储备棉竞拍越来越理性,日成交比例、成交均价“双降”的情况下,3月20日储备棉成交率却大幅回升至79.20%,当日平均成交价也止跌回升,而从随后公布的“当日交易商成交重量排名前十和当日交易商成交金额排名前十”来看,纺织企业只占二席,涉棉贸易商占八席,当然不排除贸易商主要是为中小纺织厂、中间商代拍或者合作竞拍可能。整个储备棉竞拍市场“纺企退,贸易商进”的局面初步形成。笔者预计,3月下旬至4月下旬前这种方式仍将占据主体。原因归纳如下:
一、对2017年4-9月份棉市看好、看多,使贸易企业大胆入市竞拍。一方面随2016/17年度新疆棉销售进入中后期,高品质高等级供应短缺的迹象逐渐显现,“双30”、“双29”、“双28”新疆棉内地库的公定报价高达16700-16800元/吨、16400-16500元/吨、16000-16200元/吨,而郑棉CF1705和撮合现货挂牌价格却仅15000元/吨、14700元/吨,说明现货市场高可纺性的棉花已很“紧缺”,轧花厂坚信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随储备棉日均成交率降至70%以下,日挂牌数量开始减少至3.06万吨,较3月13、14日减少1500吨,虽然表面看调减数量不大,贸易商、参与竞拍企业理解的导向各不相同;再者,与纺织企业相比,贸易商普遍资金充裕,有很强的底气待价而沽;
二、贸易商试图从期货、储备棉两个市场拉起棉价,为2016/17年度现货销售做铺垫。从调查来看,截至3月下旬前,2016/17年度新疆棉的销售进度已突破80%,其中很大一部分南疆轧花厂断裂比强度27.5及以上的手采棉已销售一空,某地级农发行也表示,目前轧花厂整体还贷进度已到60-70%,部分棉企已提前实现双结零,但目前周转库的商品棉中纺织厂、用棉企业签约的棉花占比或不足40%,可流通、可上市销售的棉花资源大部分已掌握在贸易商手中(截至3月中旬,某外商本年度共采购了近4万吨新疆棉);在郑棉CF1705合约从16500元/吨一路跌至15000元/吨的情况下,贸易商纷纷平套保空单,疆内销售现货,赚取更高差价。为了尽快出货,只有拉起储备棉轮出成交价、成交比例,制造资源紧情绪和气氛,才能顺利实现销售;
三、贸易商与中小纺织厂、中间商联合竞拍,实现自取所需的目的。随储备棉轮出有条不紊的进行,纺织企业补库力度全面减弱,加价、竞拍越来越理性,但受资金不足、需要与储备库打交道及储备棉打捆比较大、竞拍占用保证金等等影响,小纺织厂、小经营商通过与大贸易商合作,由贸易商垫付竞拍保证金、货款,而后从储备库每提一批棉花支付给贸易商现款,提前锁定棉花资源;对于每捆中不符合配棉需要或品质较差的皮棉则甩给贸易商。河南、江苏、河北、湖北等地的纺企反映,委托竞拍、联合竞拍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纺企和贸易商各取所需,合作共赢。(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