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网通讯员来稿:2016/2017年度储备棉轮出已一周有余,市场在经历了竞价波动之后,交易价格曲线走势依然还在,只是最初业内预测的竞拍激烈逐渐转向稳定,纺织企业、贸易商的采购经营也逐步进入按生产需求而定的常态化。
回顾轮出以来,,许多交易现象未被预料。首先是交易价格的产生与变化,在底价之上加价幅度的首日冲高与之后的逐渐回落,充分体现出市场的本质和本能,纺织企业和贸易商们也渐显理智。本真的市场,真实的经济脉动,终令欲炒作者偃旗息鼓。尊重市场,尊重经济规律还是必要的。其次,对于挂牌资源的仓库、品级、捆重、适用性、底价等元素,纺织企业、贸易商都在积极而迅速思考,充分利用储备棉轮出这样一个“棉花大超市”,尽最大努力,争取最多胜算,选得本企业需要且心仪的原料,正成为广大纺企和棉花经营者的常态心理。
近日,中国棉花网通讯员走访、调研、分析,轮出归于平静或许缘由有三:
一是2016/2017年度储备棉轮出长达6个月,期初日投放3万吨上市竞卖,纵然不考虑2016年棉花资源、上年储备棉入市后的剩余资源等等,仅3万吨的日轮出量,也是大大地垫实了市场棉花消耗的“底子”,纺企不愁买不到棉花。相反,如此宽松的供应市场,一些纺织企业继续保持低位库存的经营策略,勤进快销,在利润透明度很大的形势下,企业都在从各个方面去寻找提升经营效益的途径。春节过后,无论是业内官方的调查统计还是通讯员走访企业所见,绝大多数纺企原料库存都在一个月以下,企业大多是按需选购,绝不盲目压库留滞超大库存。
二是价格上涨跌互现,企业按部就班。眼下,从储备棉轮出到新疆棉开春后的增量入市,价格变化可谓几番波折。储备棉轮出高达上千的加价落差,令不少本身规模不大、实力有限的小公司、小纺厂失措茫然。在较为长期以来的棉花市场变化给予应市者除了增强了适应能力外,也又犹如增加了对于市场的“抗药性”,更多的市场看重效益、订单,市场上的一切变化对于企业来说,可谓是“打也来,骂也来,惟独不干亏本买卖”。市场有适销对路利已的货源,企业看准后会如鱼儿一般跳进去,衔回来。对于开拍不久的储备棉轮出,中小纺企和大多数地县级棉业公司同样以此策相待,少有敢于兴风作浪者。
三是市场服务功能更强,交易运作更便捷,为资源流通常态化提供了支持。从参与交易的企业反映中以及棉花交易市场发布的各类资讯看,储备棉轮出的各项工作无论是规范化运作程度还是相关流程的质量、速度,都较往届有所改进提升,参竞企业无需经历漫长的等待,相关手续的办理也相对顺畅。几位纺企老总纷纷为今年的储备棉轮出交易点赞。通讯员认为,正是由于交易更“易”,才使企业选购容易且敢于不留超大库存,才能够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放心于上游原料的宽松采购,专心专注于下游市场的寻求、服务和满足。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要素的利好形成。不是说市场一层不变,稳无升降就是好现象,市场的本质就是动态的,升降起伏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应沉着面对,在变化进退的市场中求得自身所需,得到产销利益。应该清楚地看到,2016/2017年度储备棉轮出方才起步,不能说其价格会永久地“高开”或“低走”,变幻仍将无穷,因为它是一种市场化运作。
至于轮出结束后,棉市会否出现“真空期”,不能妄断,精准做好当下,才是棉花交易市场,也是所有纺企、贸易商应当恪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