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与中国纺织业协会签订“银川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建设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王婉莹) 智慧型纺织基地、西部时尚之都,能够想象这些字眼和宁夏银川联系在一起吗?答案是肯定的。11日,银川市与中国纺织业协会签订“银川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建设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创建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同时,也标志着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建设正式落户宁夏银川,千亿元的世界级纺织产业“航母”集群即将启航。
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提出的现代纺织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是增强纺织产品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应用新领域的必由之路,更是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加强的纺织工业发展新格局的内在要求。强化高品质、功能性、智能化产品比重大幅提升,推动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产业形态快速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支撑,必须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制造示范基地,形成3—5个产值达千亿元的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
银川市与中国纺织业协会签订“银川国家智慧型纺织基地建设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周培/摄
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园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二号工程”,也是国家发改委批准建立的全国第一个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宁夏作为全球原绒交易集散地和原料基地,年收购交易原绒达12000吨,占全球原绒交易总量的65%以上。并通过保税区加工贸易出口再进口,免除了棉花和部分化纤原料多重税收。
银川市长白尚成介绍,发展智慧产业是创新时代背景下银川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当今,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在“互联网+”创新背景下,现代产业体系正沿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主线演进,最终方向是智能化。近年来,银川市积极迎接产业智慧化的时代挑战,大力实施“反梯度”发展战略,提前谋划、抢先布局现代纺织、智慧城市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累计投资近千亿元,构建了“一城四园”的纺织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纺纱纺织、羊绒精纺、服装设计、化纤等业态为一体的现代纺织全产业链,年产值近300亿元。同时,我们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支撑,将新一代信息技术嫁接到纺织产业,通过信息(数据)要素投入,改善产业边际效率,提升劳动生产率,3D扫描裁剪、30秒形成180多个数据、2小时成衣,实现了个性化订制、智能化生产,成就了高端智能纺织产业发展的业界典范,成为银川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近年来,宁夏培育和引进了大型知名纺织企业,不断延伸羊绒、棉纺、化纤等产业链,上游与宁东基地煤化工、石油化工衔接,下游向服装、家纺等终端产品拓展,打造纺织全产业链。预计“十三五”末,宁夏现代纺织产业规模将达到近两千亿元、年产值将达700亿元。
银川市率先在恒天如意科技产业城建设中采用“8+1”模式,设立100亿元纺织产业发展基金;支持山东如意(21.580, 0.00, 0.00%)集团通过搭建融资平台,斥资110亿元,成功控股日本瑞纳、收购法国杉卓、曼之、柯笛碧罗等国际一线轻奢品牌。
银川副市长郭柏春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与如意集团有约定,如果在银川投资,第一,可以大比例配资,服装可以按1:4配资,其他好的项目按1:7配资。最后如意投资5亿,我们投20亿,7个项目加在一起,如意投20亿,银川投140亿。
“但是我有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全产业链。除了做纱,还必须做面料、服装、更要做品牌。第二,必须得有创新。现在很多的服装产业都面临着转型,很多的商业模式通过电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业模式创新是一个变化。银川政府提出了‘四低一高一创‘,‘四低’指在电、气、劳动力薪酬成本和培训成本、土地四项成本上,大幅度降低。‘一高’指最新进的设备。‘一创’指要自主创业的商业模式。” 郭柏春说,“纺织服装是一个‘红海’,但是竞争是激烈的,一定要不停地创新,在模式上突破,用新兴技术进行改造,让成本降下来,利润才能上来。”
山东如意控股集团执行总裁宇恒星介绍,对于三大园区的建设,有棉纺、化纤、服装、面料,短期规划要完成300亿元的投资,最终实现产业链的先行。从长远来说,基地依托银川国家建设智慧型纺织基地的契机和建设智慧城市的契机,从而打造以民营集团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通过双方精诚合作,优化智慧资源配置,打造“智慧纺织”样板工程,以创建示范企业为突破口,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逐步建成智慧纺织产业集群,必将实现传统产业向智慧产业的华丽转身。
银川能否如愿成为国家纺织工业转型升级的表率,助推宁夏轻重工业比重趋向合理化及拉动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