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首先,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王天凯会长祝贺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展峰会的召开。
社会的发展,进入新旧交替、崛起与没落史无前例频繁的新时代,企业倒下去与站起来似乎都在转瞬之间,持续的洗牌与价值再聚合无情地倒逼企业改变传统运营模式,纺织服装行业无论是生产制造还是流通环节,必须向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型。科技的发展,使得人类进入一个虚实交错、传统与现代前所未有冲突的新世界,实体物理社会向虚拟数字社会延伸,商业社会的进化,无情地改变我们曾熟悉的一切,以思维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实现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竞争优势再造是必然的选择。
这正是今天论坛的目的,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并分享对专业市场发展的看法。
一、站上新起点,纺织工业赋予新定位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纺织工业正站在增长速度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换这一关键战略期的新起点,需要认真梳理发展思路与路径。
从2015年各项指标来看,纺织行业运行总体呈缓中趋稳发展态势,产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713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利润总额3860亿元,同比增长5.4%。纺织行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1913亿元,同比增长15.0%。据国家海关数据,2015年,我国出口纺织品服装2911亿美元,同比下降4.8%,按人民币计,下降0.62%,降幅小于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降幅(1.8%)。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13484亿元,同比增长9.8%。从网上销售看,穿着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4%。据中华商业联合会统计数据,2015年,全国百家重点零售企业的服装零售量同比增长6.4%。
这个成绩在当前充满挑战的经济环境中难能可贵,2015年,纺织、轻工等消费品工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三成以上。这决定了纺织工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基础地位不会动摇,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不会动摇。2015年纺织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中国规模以上工业6.41%,利润总额占6.07%,税金占4.30%,投资占5.32%,特别重要的是,利润总额、税金、投资占比在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保持持续稳步上升势头;就国内消费而言,服装鞋帽、针纺织品占全国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9.46%,衣着消费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4%,2015年服装服饰交易占中国网络零售B2C市场交易额的32.75%。
从产业属性看,纺织服装是满足人民物质需要的工业产品,也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文化载体,纺织产业有促进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经济贡献,也有美化生活、弘扬文化的文化贡献。
从产业责任看,纺织服装工业首先是生产优质产品,形成有效供给,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决定了纺织服装工业作为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行业发展的要求不能降低,行业发展的质量不能降低。
从产业使命看,纺织服装工业要以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和社会和谐。这决定了纺织服装工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绿色发展、责任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宗旨不会改变。
因此,“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产业定位的新表述:“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衣着消费与产业用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内需增长、建设生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科技和时尚的融合、衣着消费和产业用并举”,这三点是新表述,是中国纺织工业转型升级走向高端的必然要求和必经过程。
二、面对新形势,行业发展寻找新动能
在宏观政策层面,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坚持需求引领、供给创新,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激活和释放有效需求,形成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需求升级与供给升级协调共进的高效循环,增强发展新动能。当前,稳增长、促升级是行业工作重点。“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也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市场需求方面,个性化消费需求亟待得到满足,农村与贫困人口消费的短板亟待补齐。在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十三五”期间一亿农村居民将转变为城镇居民,以2015年城镇居民衣着消费(1705元/人)是农村居民(574元/人)三倍的差距来考量,仅此一项将形成1600亿元的衣着消费增量;2015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164元,按照6.5%的年均增长率,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将带来整体衣着消费增量6600亿元。
在行业发展层面,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着两大直接挑战,一方面来自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减弱,一方面来自成本的加大(交易成本、税费、人工、土地、资金、能源、物流和汇率等企业生产成本的“八高”)。而更深层次的挑战是:中国纺织工业在经历多年高速发展后,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为主的“投资拉动型”和“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纺织行业必须进入市场导向、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的新阶段,需要找到行业发展的新动能。
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轻纺行业稳增长、调结构、转型升级、降本增效成为重点工作,《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计划(2016-2018)》已起草完成,提出创新驱动、市场导向、分类指导、协调发展四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一是增品种满足多样化需求;二是提品质适应消费升级;三是创品牌实现“中国创造”。
创新发展应该是纺织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通过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与供应链协同创新来满足消费需求、优化成本结构和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更具体一些就是: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是基础,产品设计和商业模式是保障,消费安全和环境友好是责任,消费导向和生活方式是目标。
三、打造新模式,专业市场迎接新蝶变
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生力军,是集社会公益与产业价值高度合二为一的特殊经济载体,在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兴、百业兴”,专业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往往会带动当地的制造业、商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产业的迅速崛起。
如何有效整合资源、创新商业模式、链接上下游,抓住消费趋势,引领消费潮流,实现转型升级,对于专业市场以及产业集聚地,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需要重视四个重要发展趋势:社会发展带来消费方式的改变、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时代带来营销方式的改变、资本力量带来发展速度的改变。作为服务于社会、经济、消费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应该在这一大趋势下有新的作为:融入消费潮流去引导潮流、依托科技创新去引领创新、拓宽营销界面去提升营销、撬动资本去拥有发展的资本。
对于专业市场而言,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较量的本质,不应该是“做的多与卖的多”的较量,也不仅仅是“做的好与卖的好”的较量,成功的现代专业市场模式,在引爆消费量的同时,应该按照社会公益与产业价值高度合二为一的功能设置去完成价值实现,这样的新商业模式,必须懂得“借势”与“造势”。
如何“借势”?“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融入发展各领域各环节,鼓励各类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建设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发展面向大众、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和城市;全面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依托互联网拓宽市场资源、社会需求与创业创新对接通道;加快推进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及供应链、物流链等各类创新,培育“互联网+”生态体系,形成网络化协同分工新格局。
如何“造势”?专业市场作为纺织产业链的延伸,应该响应行业发展需求和政策导向,打造自己的核心软实力。近年来,融集群采购、商品展示、电子商务、智能物流于一体的全业态营销模式的第五代专业市场开始崭露头角,它是以专业市场为基础的产业综合性服务平台,中纺联合国际商贸城就是其中的代表。中纺联合国际商贸城一方面最大化地整合资源,另一方面又将创新的规划融入经营理念,探索商贸全业态营销模式、全业态管理模式、全业态创业模式。这种“智贸区、智贸网”的“第五代专业市场”模式,让市场主体从单一的“开发商、运营商”模式,升级成为“商户服务商、市场合伙人”,这是根本上的转型升级,是对传统批发模式的颠覆,是专业市场发展与转型进程中的有益实践。
即墨作为一个有着1400多年历史的千年商都,商业一直繁荣,中纺联合国际商贸城作为即墨市政府“一都两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为千年商都的创新发展再添活力。一方面,把传统商业和电商紧密结合,能够帮助更多批发商成功创业,带领商户成功转型,同时培育更多互联网创客,使产业布局更为合理,业态分布更趋成熟。同时,把生产创新和服务创新紧密结合,更好地优化制造业生产过程,改善制造业的商业模式,满足个性化需求,降低成本水平,在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带动传统模式转型升级。在中纺联合国际商贸城与即墨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进程中,政府、行业、企业良性互动,协同创新,共同“促创业、做事业、成伟业”,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崛起。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持续释放巨大红利,助推市场主体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这是宏观经济大势,也是行业发展大势。希望中纺联合国际商贸城在即墨当地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下,把握机遇,遵循规律,顺势而为,成为专业市场成功蝶变的行业范例!同时也希望即墨纺织服装产业成为中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标杆!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