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是社会捐助和发放的年度高峰。日前,外省的一些捐赠活动出现怪象——老大爷竟然收到破旧超短裙。
针对这些怪象,民政部呼吁各地认真做好爱心捐赠和发放工作。日前,广州市首次试探精准捐赠,面向受赠对象需求发放爱心物资,衣物类爱心物资,受赠者可提前试穿,还可及时调换。
日前,媒体报道陕西省岐山县蒲村镇给残疾人发放爱心捐赠物品时,一位残疾老大爷竟收到超短裙和超短裤。岐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牟宏川曾专门回应,超短裙是政府代爱心企业捐赠给老大爷的,系企业行为。当地政府也承认捐赠工作不够仔细。
一位资深志愿者告诉记者,社会捐赠活动中的不精准问题时有发生,“销不对路”的情况自己见过不少。一次,他打开一包给山区孩子捐赠的衣服,看到衣服质量不错,正感到欣慰的时候,仔细一瞧发现,这些衣服里面竟有热裤、超短裙,甚至还有镂空的吊带背心。“这么暴露的衣服,只有城市里前卫的大姑娘才穿得出去,拿去农村,根本没人敢穿。而且也不适合孩子们穿。”这位志愿者说。
类似现象,市民群众多持批评的态度。“古训有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有心捐赠做慈善,应该设身处地为受助方着想。”公务员梁先生这番话道出了不少市民的心声。然而,也有市民表现出困惑,市民张阿姨称:“现在生活好,家里旧衣堆积,大多数有五成新,也想过捐出去。问题是;捐到哪?捐给谁?”
曾经多次到捐赠站捐赠衣物的市民罗先生则认为:“捐赠站应该拓展一下接收的爱心捐献品范围,除了衣物,还有孩子们的玩具、文具、书籍等,都应该接收。”
当然,不仅仅捐赠站,其他接受捐赠的机构也有不少的无奈和烦恼。“这些较为极端的个案引起了大众的关注,但是当我们接收捐赠品的时候,一打开,只能说各种惊喜都有。”一家知名慈善组织的负责人感叹,市民在捐赠爱心物品时,“有时还是不够靠谱。”她认为,这与日常面向普罗大众的宣传和指导不足有莫大关系,她建议通过社区活动等,教会市民大众如何捐赠,怎样的捐赠品才有效,对受助人足够尊重。
温馨提示:旧衣物申领已开放
记者还从日前的活动中获悉,从2015年开始,为拓宽困难群众受益面,及时把热心企业、市民的爱心传递到有需要的群众手中,捐赠站先向社会开放八成新以上旧衣物申领,从事公益性扶贫帮困的公益慈善组织和困难群众个人均可以申领。其中, 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可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低保低收证明、残疾证、失业证等有关证明去到捐赠站申领。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黄沙大道涌边一马路3号。
捐赠站期许:
多方合作达到精细化发放
市捐赠站在2015年,共接收到日常捐赠衣物约64.7万件,其中全新物资7.8万件。昨日,市捐赠站业务部部长刘小兵介绍,精细化发放是一个目标,要做到非常精细的话,就需要把工作做得非常完善,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与街道、家综等基层组织合作,也有利于达到精细化发放的目标。“他们对辖区内群众的情况比较了解,跟他们对接,就能够做得较有针对性,另外,双方还可以形成资源共享和合作,达到目标最大化。”
广州新尝试:
捐赠衣物如不合身可换
日前,由广州市接收社会捐赠工作站(下称“市捐赠站”)、荔湾区民政局、广州市新跨越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举办“慈善捐赠,春暖到家”为主题的冬日送温暖活动在昌华街西关大屋家庭服务中心正式启动。30名居民代表根据自己的需求领取了过冬必需的棉衣、棉被、毛毯。
据介绍,本次活动将向昌华街、多宝街所属的困难群众发放全新棉衣、日用品等物资约2000件,惠及困难群众1500人。
记者看到,现场还设置了调换衣物处,据一名负责的社工介绍,如果拿了衣服有不合身的,或者颜色不喜欢的,也可以拿回来替换。76岁的雷婆婆就领取了一件黑色中码的棉衣,不过,她更希望拿到的是蓝色的棉衣,现场的工作人员便跟她换了衣服。也有一名市民帮行动不便的弟弟拿了一件暗红色的棉衣回家,回到家后发现衣服不合适,于是跟社工更换衣服。
今年新趋势:
受赠者收到新衣成常态
“我们一直在宣传,捐赠衣物须是八成新,现在逐渐见效了。”广州市捐赠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去年12月开始,进入年度捐赠高峰,短短一个多月,接收了10.63万件市民捐赠衣物,捐赠数量较往年同期有较大增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所有捐赠衣物中全新衣物有1.7万件。这位负责人开心地说:“有部分受助者可以欢喜穿新衣过春节了。”他表示,最近两年,热心企业在年终捐出整批新衣渐成常态。今年,热心企业的赠品,除了新衣,还有棉鞋、袜子等。
市捐赠站负责人介绍,不及格的捐赠品,如市民不愿带走,交由市捐赠站处置,该站将出售给废品收购公司,出售所得作为善款划入市财政局的慈善专账。为了杜绝废旧衣物流入市场再流通,该站已经与收购公司签订了环保回收处置协议。(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