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目标以来,中国体育事业迎来井喷式发展。2015年,我们见证了商业巨头层出不穷的大手笔,各路自本在全球范围内抢夺核心资源,一时间将“体育产业”推成了本年度最热的词汇之一。
2015年是中国体育产业发生巨大变革的一年。随着《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正式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经济转轨以及百姓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鹏认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潜力巨大。按照国际通行研究的标准,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的时候,体育产业的发展会呈现出一个“井喷式”的发展态势,而中国目前人均GDP已经达到8000美元左右。由此可见,中国的体育产业正处于是高速发展时期。
事实如此,今年以来,体育圈大事不断:万达抢购海外资源、中超拍出天价版权、华人文化入股英超曼城、体育产业并购基金不断涌现……对此,中银国际证券认为,产业资本热将驱动业务模式变革,围绕中超足球产业链、冰雪运动、体育赛事及场馆运营、体育营销等细分领域均有望诞生市值百亿、甚至千亿级别公司。随着2014-2015年体育产业顶层设计陆续出台,2016年将进入政策细化和落实阶段。而2016年又是体育大年,将举办奥运会、欧洲杯等大型赛事,势必会掀起新一轮体育热潮。
“跑马热”席卷全国
随着马拉松赛事在中国呈井喷状态,“跑马热”已席卷数十个大中城市,并由此催热了“马拉松经济”。有专业人士估算,2014年马拉松赛事运营的收入达到20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收入超百亿元,2015年马拉松相关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
以往,马拉松赛事多为政府举办,财政拨款成为一项赛事能成功举办的主要经济来源。而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该文件的发布仿佛为方兴未艾的中国马拉松热注入了一针兴奋剂,市场上立马出现了以运营马拉松赛事为主体的公司。
据报道,在国际上,体育赛事运营的商业价值分为三块:第一块是版权收入,约占整个收入的40%;其次是B2C的收入,即针对终端消费者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票房(门票或报名费)与衍生品,约占总收入的30%;第三块收益是B2B的商业赞助,约占总收入的30%。
而目前中国城市马拉松运营市场的情况比较特殊——主办方一般为中国田径协会与当地市政府,赛事所有权归当地政府,体育赛事直播的版权则归电视台。也就是说,国内马拉松赛事目前只能通过B2C收入和商业赞助取得收益。但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嗅到体育文化产业即将爆发的商机并积极投入进来。
除了赛事,与马拉松相关的高端设备也成为资本竞相追逐的领域。
在不少“跑友”看来,好的跑步装备可以让身体得到更好保护,因此不少人在相关装备上不吝本钱。据了解,一双专业跑步鞋在千元起步,一般跑到800千米就要更换新款,一套跑步服加压缩衣也要一千多,能够检测心率等运动数据的运动腕表要两三千。这些还只是基本款,发烧友的高端装备还要更贵。
巨大的市场和潜在的巨额回报让体育智能产业的从业者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分析,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体育智能设备的“吸金”能力还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可以掌握海量的运动健康数据的入口。
今年3月,小米与李宁合作生产智能跑鞋,希望相关的数据分析能解决很多跑步爱好者使用传统跑鞋时的一些痛点;耐克很早便推出了Nike 系列智能装备;阿迪达斯的miCoach也运用到了专业足球训练中。这些厂商通过将芯片嵌入到专业运动员的跑鞋、球拍、球衣甚至足球之中,可以获取更为精准的数据,从而更好地辅助运动员的训练。
根据市场调研分析机构IDC最新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5年第三季度)》,该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737万台,较第二季度环比增长40.1%。
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研究经理肖晶认为:“目前,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持续增长,主要依托于基础可穿戴设备在出货量上的高速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基础可穿戴设备将会面临来自于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