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棉企都不好干,亏损已成常态。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可有解决的途径?
1、利润空间窄、生产盲目,加工越多亏损越大。有人说,今年400型企业大面积亏损的根本原因,不是“无米下锅”,而是生产无利润。某400型企业算了一笔账:今年10-12月份,内地籽棉价格在2.95-3.0元/斤(衣分38%,回潮率),棉籽1.10元/斤,加工费按900元/吨计算,折皮棉成本13200元/吨左右。但是,本年度以来,地产棉3128B级价格一直徘徊在13000元/吨一线,企业亏200元/吨。如果再加上利息、运输等支出,多数厂家亏400-500元/吨。
有人问了,既然加工亏损,为何还收购、加工呢?第一,棉农坚持挺价,籽棉价格再低,收不上来;第二,不少400型企业收购跟着感觉走,加工随大流,销售碰大运,在今年严峻的形势下,吃了亏、亏了本。第三,也不乏心存侥幸者,延续临时收储时代操作模式,以为占有资源就拿到赚钱的钥匙了,孰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技术含量低、“傻大笨粗”,市场竞争力低下。400型企业基本没有技术含量,临时收储时代,依靠政策赚个盆满钵满,现在没了国家的“救济粮”,荒岛求生,肯定会被拍在沙滩上。
一位市场人士历数400型企业弊端,一是规模大,在河北、山东、河南这些北方地区,一般占地10亩、20亩,产能1-2万吨,旺季需要流动资金几千万、上亿;二是技术含量低,棉花检验完全是仪器操作,简单培训即可上岗,棉花加工更是任何一个普通工人1-2天就能熟练掌握。从收购到加工再到销售,根本没有核心技术,属“傻大笨粗”效益低下企业。
这样的企业,在上世纪、本世纪初还有些市场,在现今中国劳动力成本大涨,原料、电力、融资等成本大增的情况下,400型企业如何生存?
那么,400型企业如何脱困?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也思虑了好久。有这么几个观点:第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与其继续挣扎苦苦支撑,最后弄个遍体鳞伤或壮烈牺牲,倒不如潇洒地、安静地离开。其实,放手也是一种幸福。第二,棉花加工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规模越小越灵活。所以,棉企要减规模、增网点。规模小下来,减少大量融资成本,减少土地浪费;网点多起来,吸引更多农民工参与,既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更便于棉农交售。第三,提高意识。这个意识是市场意识,棉企上接棉农,下联纺企,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既要懂生产,还得懂销售。2014年开始,目标价格推行,实际上棉花产业就已经是市场经济。棉企要与时俱进,与其回忆、呼吁以前的美好,不如就从这里出发,用市场的思维、方式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