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给侧改革”成为搜索热词一个月后,这一提法有了新的变化。在12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供给侧”的说法被进一步延伸,“供给体系”浮出水面。作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的这一“音调”意味深长。
业内人士认为,由“供给侧”延伸为“供给体系”,容量在加大,改革力度也在增强。
“供给侧改革以减税为主要手段,但对于企业来说,不仅税费要减,社保费率也要降低,国民经济高利贷问题要解决,压在企业头上的三座大山都得推翻。广义的供给侧管理,也包括长期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实际上结构调整很重要的是创新,提升它整个结构的升级。”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告诉记者。
供给体系发力
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供给”依旧是关键词。会议强调,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抓住关键点、打好歼灭战。在前不久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四大歼灭战”表述为:化解过剩产能、房地产去库存、降低企业成本、防范金融风险。
在周天勇看来,降低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包括交易成本、各种税费、融资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等,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供给质量与效率、改善供给结构,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事实上,关于供给侧改革,标准的提法是:“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中国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削弱。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供给面无法适应需求面升级的矛盾愈发凸显。以“三驾马车”即投资、消费、出口为代表的需求侧,以及降息、降准等为代表的需求管理也已经很难有所突破,双侧入手改革,才是结构性改革。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表示,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减税,解决的不是短期问题,中国所强调的供给侧改革必须把它的核心内涵放在理应统领全局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的命题上,在市场化、全球化、民主法制化趋势下,在改革深水区面临的真问题就是怎么攻坚克难,怎么把硬骨头啃下来,这种经济社会转轨升级的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创新驱动。
明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十三五规划也要打开大的格局。经济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宏观政策稳、产业政策准、微观政策活、改革政策实、社会政府托底,依然是中国经济的总体思路,这为实现“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提供了政策保障。
落实改革是关键
好的改革思路若要变革现实,离不开政策的落地。
“企业家感觉日子一年比一年难过,我们的企业生存不容乐观。讲得重一点,中国企业已经进入到了危机时代。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危机,已经变成了信用的危机,蔓延到了金融机构,延伸到了社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现在我们的实体经济每况愈下,我们的经济怎么能够好?”浙江民营投资企业联合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记者。然而比实业不振更重要的问题是企业家的信心指数下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家会上,统战部的领导专门让周德文撰写一份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报告。“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的政策来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业,尤其是在金融改革方面。在全国各地或东南沿海地区,大量企业出问题,不是因为经营问题,而是因为互保联保,一个企业出问题,危机能够蔓延到600多家企业,使600多家企业面临倒闭。而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小企业贷款难。”
“民间借贷长期存在,如此活跃,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反映出金融体制的不合理,我认为首先就应该将民间借贷合法化,同时要允许民间资本真正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要使民间借贷走向规范,必须让其在阳光下进行,实行法治化,尽快制定出台《民间借贷法》,明确民间借贷的合法性,规范民间借贷利率,让民众明白合法的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等犯罪行为的法律界限,解决无法可依的问题。同时设立专门管理与民间借贷密切相关的行业部门,组织成立民间借贷行业协会,使民间借贷真正有人管。”周德文表示。
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出口似乎只能是改革。
“关键在于改革。我们看见现在许多的改革方案是妥协性的方案。这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如果供给侧改革不落实,财税体制改革不推进,方方面面的改革不一往无前地开展,我们的经济只会向下,不会向上,GDP掉到3.5%都是有可能的。反过来,如果接下来改革力度大,我觉得7%的速度都没有问题。”周天勇说。
改革之难,关键在于落实。然而一旦落实,成果也将非常丰硕。
“2016年到2020年十三五规划期间,我们的增长速度尽量达到6.5%,往7%去靠。如果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能达到7%的话,到2020年我们的人均GDP就可以达到12615美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为根据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联合国的指标,人均GDP达到12615美元就算高收入经济体了,如果我们能达到12615美元,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林毅夫在《中华工商时报》年会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