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大的服饰零售商瑞典H&M近日表示,由于美元汇率走强,该公司在今年第三财季的盈利水平的增速受到了影响,但H&M重申,仍然会在今年新开400家门店,中国和美国仍是该公司的主要市场。无独有偶,经营休闲服饰连锁店“优衣库”的迅销公司董事长兼社长柳井正也于9月26日在上海表示,将来想把在华门店数增至3000家左右,并正式开展网络销售。
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服饰行业营销专家程伟雄今天在接受中国服装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快时尚品牌大举在华扩张表明,处于低迷期的行业态势正促使服装企业做出一系列重要调整,一改以往以数量取胜的全面开店节奏,对于上述快时尚品牌而言,他们今后在开店规划布局方面将更为谨慎,渠道作为品牌制胜法宝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程伟雄向中国服装网记者介绍,对于大多数国内服装企业而言,近几年是他们最难熬的几年,一方面是因为上述国外知名零售企业对国内市场的争夺,另一方面是因为物业租金等经营成本的疯狂飚升。这两者的速度远远大于国内零售市场的增长速度,加之服装企业的的进入门槛低,国内加工企业不仅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还有大量新生的企业潮水般的涌入服装零售市场,直接导致国内服装零售市场价格战,使得本就利润微薄的服装企业生存更为艰难。
程伟雄向中国服装网记者指出,目前,国际服装巨头已经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依靠品牌占领中高端是其必然战略,中国服装企业要想长久发展下去就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创立品牌并完善产业链,摆脱为人代工的产业状况。但让数量众多的中国服装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已经成为中国服装企业在未来几年必须求解的一道难题。
对于一些企业转战三、四线城市挖掘商机的做法,程伟雄向中国服装网记者指出,从大众消费品牌的大环境来看,三、四线城市才是值得深挖的消费市场,未来支撑中小服装品牌企业做大做强的主流市场也一定是在三、四线城市,而一、二线市场会越来越国际化。不过程伟雄同时强调,从目前情况来看,值根三、四线城市的品牌气候尚未有效形成,要在短期内获得丰厚回报也不现实。
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信息总监汪前进在接受中国服装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现在出口服装利润最多能剩下3%左右,而低端服装的利润就更薄了,由此也推动国内服装行业内出现一股外转内、做自主品牌的热潮。
汪前进认为,服装内销没有自主品牌,确实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但启动并维持一个品牌,资金少则几百万,多则数千万甚至更高,所以企业是出口还是内销,做低端还是高端,还是得根据自己的情况以及定位具体的做打算。
汪前进向中国服装网记者表示,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整体景气,居民服装消费升级仍处于上升期,纺织服装内销市场还会加大,预计后续仍将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