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2日,WTO农业委员会棉花分委会特别会议发布文件TN/AG/GEN/34/Rev.2/Add.1、TN/AG/SCC/GEN/13/Rev.2/Add.1,涉及中国就其棉花储备政策作出的声明。
中方在文件中指出,首先,中方支持棉花四国(C-4)的立场及其关于根据2013年12月第九届WTO部长级会议通过的关于棉花问题的部长决定来解决相关问题的要求,同时也支持基于2008年农业执行办法的棉花问题解决方法(TN/AG/W/4/Rev.4)。中方表示,将继续与所有WTO成员一道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其次,中方在声明中称,中国的棉花产业是自给农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但棉花生产主要基于小规模和自给农业,棉花的平均种植面积仅为0.3公顷/户。而且,中国的棉花产地主要位于资源贫乏和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被作为当地生计安全和脱贫的唯一手段。入世后,中国的棉花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棉花种植面积从2001年的480万公顷减至2013年的430万公顷。其主要原因是与棉花价格偏低相对应的生产成本的上涨,而棉花价格偏低则主要是发达成员补贴所致。
第三,中国的棉花补贴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他WTO成员相比,中国的农业支持工具箱为短期供给,没有包含棉花在内的综合支持量(AMS)。中国的补贴为微量补贴,补贴水平(8.5%)甚至低于其他发展中成员(10%)。无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从人均数量上看,中国的棉花支持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从绝对数量上看,中国对棉花的支持量为4.8亿美元;而从人均数量上看,中国对每一个棉农的支持量仅为16美元。
第四,中国的棉花补贴政策是被动应对。中国一直是发达成员棉花补贴的受害方,入世以来,中国的棉花进口量从11.3万吨大幅增至420万吨,而棉花种植面积实际上还减少了。
第五,中国的棉花补贴政策并未对国际贸易造成扭曲。中国的棉花临时储备政策旨在消除由发达成员补贴引发的国际市场动荡的影响,该政策不会造成生产扭曲或贸易扭曲。从生产层面上看,中国的棉花产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从进口层面上看,中国的面积进口从2010年的280万吨持续增长至2013年的420万吨;如果加上棉纱进口,则棉花的进口总量将增至650万吨。此外,中国储备的棉花主要是用于国内的纺织工业,而不是用于出口,因此不会对国际棉花市场造成扭曲。
第六,中国对解决棉花问题已作出很大贡献。中国一直是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其在全球棉花进口中的占比一直超过50%,为发展中成员的棉花出口创造大量的市场准入机会。中国还自非洲产棉成员(包括棉花四国)进口大量棉花,2001-2013年期间,中国自非洲的棉花进口从3700吨增至44.2万吨。从发展援助层面上看,中国一直致力于对棉花四国提供技术和财政援助,以提高他们的生产和出口能力。2011年和2013年,中国与棉花四国签署合作公报,其中涵盖农业投入、培训、技术转让等。此外,中国还通过双边渠道对棉花四国提供与棉花相关的各种援助。
中国在WTO发表声明称棉花储备政策并未扭曲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