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纺织品,做纺织生意,纺织面料网
 
中国纺织品网手机版 » 资讯 » 纺织要闻 » 正文纺织要闻 国际纺织 企业新闻 纺机设备 市场行情 行业研究 家用纺织 纺织科技 纺织贸易 人物访谈 中国轻纺城 政策法规 展会新闻 纺织知识 

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纺织品网   tex.org.cn   日期:2015-02-26

  2013年,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趋于减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一度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但在发达国家市场需求持续减弱、国际资本异动困扰、各国自身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新兴经济体也难以独善其身,经济增速明显回落。这其中,有的国家过于依赖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的出口,但受国际市场能源价格下滑的冲击严重;有的国家财政和经常账户双赤字问题严重,亟需加快结构调整和财政紧缩;有的国家长期依赖出口,在面临国际市场需求不足时,短期内难以形成足够的内需市场,使产业经济受到严重制约。当然,也有的是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主动采取果断行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而有意放缓发展速度的。

  2011年以来,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及欧债危机的深化,严重抑制了全球的进口需求,国际贸易增长转趋疲软。2014年国际贸易状况仍不乐观,特别是发达国家进口萎缩,拖累了全球贸易增长。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统计,201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仅增长2.5 %,其中发达经济体出口增长1.5 %,进口下降0.1 %,发展中经济体和独联体出口增长3.6 %,进口增长5.8 %。在全球经济脆弱复苏、国际贸易总体低迷的背景下,一些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和企业困难,不惜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世界贸易复苏的进程,其中,绿色贸易壁垒呈现出高发态势。

  一个值得各方关注的问题是:国际贸易增速已经连续两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自由贸易正在面临严重挑战。二战以后,世界步入经济全球化以来,国际贸易增速超过经济增长的增速几乎已成定律,直到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仍按此定律所言,贸易增长始终维持在经济增速的近两倍的水平,但现在这个定律已被打破。有专家分析,其原因在于新兴市场发展遇阻,制造业萎缩,转而大力发展服务业,但这未必是上策;科技发展促使企业生产减少外包,减少了贸易的需求,跨境投资大幅下滑;企业规模成为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处境艰难,大型企业可以在各个领域独占鳌头,推行贸易保护,压制自由贸易;不少经济体都陷于内部的政治不安定局面,不仅为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沃土,更是无暇顾及国际自由贸易发展大局。

  2002年以来,得益于正式成为WTO的成员,在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和产业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国际贸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作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完整产业链的中国纺织业,更是连续保持了多年的出口高速增长态势。据统计,2002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为15.4%,到了2012年已经达到36%,自1994年起,已经连续18年保持全球纺织品服装出口第一的地位。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加上日本经济的持续低迷,来自中国纺织品服装主要国际市场的需求急剧萎缩,对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008年,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同比增幅就从上年的19.1%急剧下滑到8.2%,2009年更是下滑到了-9.7%!2010年和2011年虽然由于刚性需求和库存不足补货的因素而呈现明显的反弹,但由于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和欧美的失业率一直处于高位,2012年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再度下滑至3.3%。而欧美也从开始的因为金融危机而捂紧口袋到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掏空口袋,之前“今天用明天的钱”的消费习惯也在悄悄地地发生变化。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2013年,中国纺织行业受国内消费趋缓、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国内外棉价差持续拉大、各种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全年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明显回落。虽然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增幅回升到了11.24 %,但主要是依赖对东盟市场出口的快速增长,而传统出口市场的占有率继续呈下降趋势,欧盟、美国和日本市场对中国纺织品服装需求的增长仍在低位徘徊(参见表1和图1-4)。

  2014年,受美国加快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重新趋紧,加上欧美市场的消费增长低于预期,而日本市场由于消费税的大幅提高而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幅重新大幅下滑,1-9月份服装出口增幅仅为6.5%,纺织品出口增幅仅为5.0%,纺织品服装总的出口增幅仅为6.0%。一个已经显现的趋势是,经过上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和世界产业分工的不断变化,中国纺织业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弱化,订单和产业外移将不可避免,且已经开始,中国纺织品服装维持多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将不再持续。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纺织业的国际依存度已经从10年前的超过40%下降到了目前的18%以下,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国出口的比重也在逐年下降,内需市场已经成了中国纺织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但由于产业规模过大、内需发展不足,加上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总量的比重仍然高达13%,保持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稳定增长仍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纺织业保持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乃至确保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实上,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并非开启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下行通道的按钮。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尤其是在全球经济自由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市场的资源配置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只是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一个节点,其中有更多深层次的因素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认识。

  近年来,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饱受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债务越背越重、经济增长持续低迷、资金流动性严重不足等问题的困扰,不仅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缓慢,也严重拖累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虽然新兴经济体曾一度成为近些年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但由于基础不扎实、底子薄、消费市场不发达,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短时间内无法根本改变,总量庞大的发达经济体仍将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世界经济的支柱。

  截至2013年年底,美国的经济数据向好,成为了率先摆脱金融危机的国家。紧紧抓住高端发展,是美国摆脱金融危机的秘诀。虽然美国不断有“再工业化”的呼声,但再工业化应该不会是其经济再平衡的战略目标,推进服务业的可贸易化才是关键。随着美国经济的稳固复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企业利润上升,薪酬的增加,消费的复苏是可以预期的。这对在艰难中徘徊的中国纺织业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但欧洲则不同,欧洲经济积重难返,“再工业化”也是一个选项。欧洲人崇尚绿色环保,正在积极推行“绿色更新周期”的概念,希望通过10-20年的周期以绿色消费、低碳技术来推动产品、居所和设备的更新改造,打造以绿色为特征的新型产业,并从中获益。反映在纺织品贸易上,欧洲将利用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形成新的贸易技术壁垒。因此,生产和出口能够满足其环保标准的产品将是中国纺织品服装突破其绿色壁垒、助其维持市场的繁荣,满足其低迷的购买力的需求的有效途径,即便提价20%~30%,也比欧洲本土生产的同类产品便宜得多。日本也是中国纺织品服装的一个重要的市场,但市场容量上升空间有限。加上因高达244%的政府债务而不得不采取的全面提高消费税的举措,想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纺织品服装在日本的市场份额,更是难上加难。

  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国际市场空间的争夺和博奕已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焦点,技术性贸易壁垒已逐渐取代关税、许可证、配额等传统壁垒,成为国际间设置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手段,并日益呈现系统化、复杂化、扩散化、隐蔽化等趋势。

  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来说,此次金融危机和政府债务危机并非毫无先兆,它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从平衡走向不平衡,然后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重新建立的必然结果。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欧美政府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和各经济体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发展选择或周期性拐点。痛定思痛,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在从中品味得失,吸取教训,着眼今后的长远发展,其中由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化和由贸易保护主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推动的绿色贸易壁垒将成为国际贸易中新的矛盾焦点。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值得关注:目前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检验检测市场绝大部分是由国际第三方质量服务机构占据的。理论上讲,面对2008和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而增幅明显趋缓甚至大幅下降的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市场变化,这些检验检测机构的业绩也应受到显著的影响。但结果恰恰相反,涵盖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检验检测任务80%以上的几大国际第三方巨头的业务收入都呈大幅增长态势。

  仔细分析个中原因,有两大因素促成了这个“逆袭”结果的形成:一是由于流动性减缩,外海买家的下单由大单变成了小单,资金回笼后再下单,虽然贸易总额有所下降,但下单次数增加了,通常与下单同步的检验检测的次数也增加了。而第二个因素则更加明显,随着REACH法规开始全面实施,国际买家对有害物质监控的要求明显增加,化学检测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当然,我们不能排斥还有可能有第三个因素,即由于经济状况持续低迷,发达国家主观上通过强化绿色贸易壁垒来实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实质。显然,除了国际经济、金融和消费市场环境的变化会对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带来影响和压力之外,绿色贸易壁垒和绿色消费潮流已经成为保持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挑战之一。


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纺织品论坛]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更多关于: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最新资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付款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ICP备1000871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