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它老,是因为它始建于1969年;说它小,因为它前身是一家县属小厂,仅是从事棉花收购加工和棉纱生产的股份制民营企业,而成立之初仅有1200枚纱锭。
然而就是这样一家老纺织企业,随着我国纺织工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经历了市场洗涤和改制的阵痛之后,逐步走到我国纺织业的第一梯队,成为行业翘楚。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该企业在2013年全国棉纺织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名第26位。它就是焦作市海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2月25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博爱县产业集聚区内的海华纺织采访,探寻它成功背后的密电码。
严抓质量,是海华腾飞的根本保障
在海华纺织生产车间门前,立着一块质量警示碑。碑上全文如下:2005年9~10月份,山东一用户使用海华公司t/c65/3532支纱,因粗节问题有5吨退货,造成公司直接经济损失20余万元。为了增强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同年12月2日,公司召开职工大会,2000名员工庄严宣誓:“烧掉劣质产品,唤醒质量意识,杜绝质量事故,重塑海华品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同时将这批疵布全部焚烧,并立碑为鉴,将这一天定为“质量警示日”。
由此可见,能从当初仅有1200枚纱锭的一家县属小厂,发展到目前纱锭规模40万锭,并成为我国纺织行业的航母,是海华纺织一贯注重产品质量的必然结果。海华纺织董事长、总经理曹俊海说:“市场风云变幻,是什么成就了海华?唯质量过硬,无他尔。”
为提高产品质量,海华纺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抓源头,在新棉上市前,海华纺织派专人进驻定点轧花厂,对异纤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确保原料品质;抓硬件,华纺织投资数千万元,购买工艺先进的异纤清除机等设备;抓生产,在生产环节,实行人工和异纤清除机拣“三丝”相结合,确保海华棉纱“无三丝”品牌;抓制度,海华纺织制定了产品异纤控制管理规定,坚持整个生产流程对异纤的控制。
人才战略,是海华腾飞的强大引擎
为了能把海华公司推上快速发展的轨道,该公司全力构建人才工程,为企业发展集聚后劲,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该公司针对不同员工的特长、爱好,为其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该公司每年开展一次操作技术比武,评聘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举办一次大型体育运动会和文艺联欢会,在重大节日或厂庆期间开展演讲比赛、书法比赛、服装表演、队列表演以及征文、征对联活动等,使每个员工都能在这些活动中找到自我,提高自身素养。该公司还开通8辆班车,辐射方圆50公里接送员工上下班;为在企业工作满10年的临时合同制工人发放8000元生活补助费;用操作比武第一名挡车工的名字命名操运会,并重奖操作能手;组织“十佳员工”带薪休假到全国的风景名胜观光旅游;为当月过生日的在职员工举办生日宴会……在和谐的氛围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该公司还改进传统的用人方法。为让员工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无论任何岗位缺人,企业都以“赛马不相马”的原则进行考试竞聘,及时为每一位有能力的员工提供各种发展机遇。在搭好台子、提供位子、竖起梯子的基础上,把握好考核的尺子,打破固定工和临时工的界限,不拘一格用人才,有效地保证了员工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发展中。
企业文化,是海华腾飞的不竭动力
“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宁为高目标硬脖子、不为低目标驼背子”……走在海华公司内,这样的工作口号随处可见。
2002年,在海华公司改制之初,该公司领导班子就深知,要打造“百年企业”不但要有好的设备、技术和扎实的基础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忠诚于企业的员工和能够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于是,该公司就成立了企业文化研究与倡导委员会,制订了《企业文化建设10年规划》,在精简机构、缩编管理人员的情况下,增设了企业文化办公室,专门从事企业文化的研究、指导与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30多年的优良传统进行全面总结,概括出了“诚实创新、超越自我”的企业精神,“快速反应、雷厉风行”的企业作风,“用真挚的感情暖人、用无情的制度管人、用优秀的典范塑人、用共同的事业留人”的管理理念,海华文化建设自此扬帆起航。
独特的企业文化已成为该公司强劲的竞争优势,其企业文化建设和海尔、海信、新飞一起荣获“鲁电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与实践奖。
也许正是具备了这些成功的因素,铸就了海华纺织的腾飞。多年来,该公司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成长型民营企业”“河南省纺织五强企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500强”等多项荣誉称号。